中国玉器为什么长久不衰?
因为,在中国,玉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君子比德于玉的精神。 玉,外在晶莹光洁,内在蕴育灵气,有如君子美在外表、德在内质; 玉,可以雕饰雕琢,但又不像石块那样粗糙简陋,而是细腻温婉,如君子品性温良; 玉,虽有莹润光泽,但不滋妖媚之气,如君子清朗峻峭而又温柔敦厚; 玉,少有色泽缤纷,多为素雅单色,如君子出淤泥而不然,不染世俗纤尘……
正因为玉的这种特质与君子的完美人格追求相契合,所以,古代文人志士多拿玉来比拟自己的德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用玉来比喻君子的品德,这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话。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出自《礼记·聘义》,是形容玉的品格只有经过琢磨才能显示出来。其实,这里的“琢”应该指的是加工玉器的工艺,而不是打磨光芒的意思。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玉石是一种矿物岩石,具有耐磨损、不易腐蚀的特点,通常不需要打磨抛光就能保持光亮。古人说的“玉不琢,不成器”应该是表示用玉材料制作器物要经过雕琢这一工序,而非指打磨光亮的工序。
古书上也有关于玉“磨成薄薄片做装饰品”的记载和描述,但那只是特例,并非普遍采用的制作方法。我们在今天所见的玉器一般都是经过雕刻琢磨而成的。 由于玉被赋予了的道德内涵,中国人历来重视玉的质量,同时也重视玉的“艺”——即所谓的“雕琢技艺”。这“艺”,其实包含了文化因素,因为玉器的设计制作需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才可以。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玉的“质量×艺术=美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今天的玉不再局限于玉石原料,而是延伸到了所有美石的范畴内。对于现代人而言,玉可以是美的象征、情的寄托、梦的隐喻……不论它是什么,它都代表了人类最高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