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什么传信?
“飞鸽传书”,在宋代确实十分流行,比如《宋史·礼志》中就有记载,但这是将信件绑在鸽子腿上传递的方式。 事实上,古人用鸽子传递消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一书中的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云南南诏国主异牟寻派遣使者“献白鹘及方物”。所谓“白鹘”,就是一种白色的鸽子。
之所以要派白鸽作为礼物进贡给唐朝皇帝,是因为“南诏以书走雁、飞鸽,欲通表奏”,即南诏想用这些鸽子来传递书信。 可见,唐代的鸽子是用来传递信息的。
那么,它们是怎么做到“千里送鹅毛”的呢? 这就要说说鸽子特殊的生理构造了——它们的脚很有力,而且每走一步都会弹跳一次,借助这一特质,就能利用翅膀滑翔很远的距离。它们是可以利用风力实现“远程传送”的。 但唐宪宗时代的鸽子主要还是靠人工传递信息。直到南宋时期,人们才发现鸽子可以通过“嗅闻气味”来识别方向。 这为鸽子依靠嗅觉寻找归巢提供了可能,也使得它们能够接受到通过特定方式处理过的信息。而“飞鸽传书”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来完成信息传递的。
不过,这种传递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适合放飞鸽子的天然屏障。如果没有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作掩护,想要安全地传递信息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古人在使用“飞鸽传书”的时候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当然了,除了采用“飞鸽传书”外,古人还有其他的传递信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