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在中国画中是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请教过老师,现在重新整理一下,供题主参考。 先说结论再解释: 画跋在画上所在的位置没有一定之规,大多根据作者创作时的习惯、作品布局而定; 但一般都有落款时间,此时间多为绘制完成时间而非作画时间(发轫之初,一挥而就可能一次成稿),且此时间多位于画面右上角或者左上角的空白处; 极少数情况有题于画心者如徐渭,但这样极为罕见;
大部分的画跋都是写在画面中的,而不是写在扇面、手卷上的。 下面说原因: 中国传统绘画是强调“写意”(与“写意花鸟”有关的问答在这里: 如何理解「笔墨」对中国画的意义?)的,也就是说中国画是讲求书写性的(与此有关的文章在这里: 为什么说中国书法是中国画的根?)。无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是用毛笔蘸墨水在绢或纸上做笔画的延伸,所以不论你画什么,“笔墨”是你永远逃不开的命题——这是中国人看待绘画的独特视角,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古典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
只要是画,就一定会出现笔墨;只要是笔墨,就一定会有章法(包括笔法、字法、构架等),只要有了章法就会有讲究,有讲究就要有人去完善和提高,于是就有了画论(包括画法、笔法和墨法)。 所以,任何一幅字画都是有“来历”的。
虽然古人在作画时未必像今天这样细致地划分“技法”,但是每个技法都必然会有每一个技法的来源和传承,并且有大量的例画可供参照学习。所以无论是文人写意还是工笔细描,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花鸟虫鱼,其技法永远是连贯的和可溯的。 题主所说的跋就是这种“可溯”的结尾部分。它是对整幅作品的概括与注释。好的跋应该能够抓住观者的眼球并引起他们的思考——当然如果能把这幅作品的气韵生动给体现出来更是锦上添花。
至于这最后的跋到底该写些什么?我觉得可以分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层面,可以叙述一下创作的灵感、过程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等等;其次可以是个人层面,比如对人生、对社会乃至自然界的哲思等等。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内容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