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画是如何发展的?
谢邀 简单说,近现代中国画的演变路径是:以形写神→中西融合(功能上)→形式创新、风格多样(内容与表现形式) 上溯至元代,文人画开始抬头,元代文人画代表的是“以书入画”,文人画家往往同时也擅长书法篆刻,在构图上,元明清文人画崇尚诗书画印一体的新格局和“空白”有意味的形式美,这一时期,写意花鸟画盛行;
时至近代,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越来越多的画家接受并融入西方艺术的理念和技法,同时,他们也在努力寻找着中体西用的切入点——这就是“中西融合”。较之于元明清文人画,近代的中西融合更侧重于对光感、明暗、线条等造型要素的借鉴,同时,受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刺激,一些艺术家开始着力于表现民族精神与风骨,这便有了此后延安文艺运动和解放区美术的创作,其代表性画家赵望云《塔吉克人》、《母亲》,周令钊《鲁迅像》等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的影响,绘画创作重视主题性创作,同时,美术界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民性”“民族气节”等等,出现了《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等经典之作;八十年代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现代化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声,然而,当我们审视当今的中国画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仍然步履维艰。在继承与创新的课题下,如何使古老的国画绽放出新的鲜花,这是每个当代艺术家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