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余什么宇?
是“余字”不是“余宇”。这个“余字”不是什么人,而是明朝一个叫张瑞图的书法家所书写的一个字体风格的名称。 张瑞图(1576—1644),明末书法家。字长卿,号二水,又号果亭。顺天(今天津)人。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5年)进士。曾任襄勤伯、户部尚书、翰林学士等官职。善画山水,工书法。其书师法王羲之,尤擅行书。他的字带有一些草书韵味,且笔法潇洒,为当时所推崇。有《白蕉墨妙》行世。
由于他写的字带有草书韵昧,且笔法潇洒,因此他的字很受欢迎,被许多人模仿。据记载他的字有“铁钩银划”之誉,且“天下学书者,咸以瑞图为宗”。可见他在书法上的影响力之大。 张瑞图去世后,人们对于他的字依旧念念不忘。明·陈继儒《书史会要》云:“(瑞图)晚年变化笔法,纵放多姿。”清·宋荦《漫堂书画录》评其书云:“遒劲秀健,直逼古人。”……清·朱彝尊《经义考》则曰:“张瑞图为晚明第一。” 时至清代,康熙皇帝在临池习字时,曾专门学过张瑞图的这种字体,并且命侍臣梁诗正为其集句成联:“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任春风。”这足以证明他的影响之大及人们对他的喜爱程度。
时至今日,学习书法的人仍旧对这一风格的书体颇感兴趣,有人将其编撰成册,名曰《张瑞图行草鉴赏》。网络上也可以搜索到许多有关他的碑帖和资料。 说到张瑞图的字,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他写字从不偷看,而且每次都是一挥而就。有一次崇祯皇帝召见他,想试试他的书法,于是故意将一个帖子放在桌上,然后自己离开,想看一下他是怎么写的。过了很久,皇帝发现桌子上只留下一张细细的纸,上面的字却一个也没有少!可见他对字的考究与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