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书法家石泉什么?
在19世纪末,甘肃文化界涌现出了许多名人,其中就有著名的金石学家、书画家、教育家—石泉,字润立,号少温,别号冰壶道人,是甘肃著名文化大家族——静宁石家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尤以篆书造诣最高。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深得当时文人意趣,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推崇。
少年才气 闻名甘肃 石泉出生于清末甘肃镇原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家族世居陇上,世代耕读,为当地有名望的士族。石泉天资卓绝,幼年时便表现出超常的文学天赋。他5岁入私塾,6岁时就能作诗,7岁时已经能够撰写文章,常常出口成章,令人赞叹不已。12岁时,石泉考中秀才,成为当地有名的小伙子。
石泉不仅文采过人,而且长相也十分英俊。据载“眉目清秀,齿白唇红”,加上性格温和,言语有礼,总是笑容满面,因而广交朋友,深受人们喜欢。在当时,由于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家的子弟都是以科举考试作为人生奋斗的主要目标。不过,在晚清时甘肃文坛上的大家却大多是那些无心举业的文人骚客们,而石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时在甘肃有“河西三大家”之称的王鼎、张澍、金国炳都是没有参加科举的考试。王鼎是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而不能赴考;张澍则是因为父亲去世后居家奉养,没能去成考场;金国炳则是无福消受这“金榜题名时”的快乐,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了。当然这些大家并不是以布衣之身,而终老故里的落魄文人,他们都是有名的文学家、学者,在当地都享有盛誉。
石泉与他们相比,虽未能跻身“河西三大家”之列,但他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在整个甘肃地区的文人群体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因而,后世论及甘肃地区清代中后期的文坛时,石泉是与“河西三大家”并列的。 兼擅多艺 声名远播 石泉虽然出身儒雅,但自幼就好武。他除了擅长书法、篆刻之外,对拳术也是十分精通,尤其是杨家拳更是练得炉火纯青。据说他能文能武,上马能征战沙场,下马能赋诗作画,堪称全能型人才。他还精通医药,深谙养生之道,活了80岁的他,看上去总是精神矍铄,面容祥和。
石泉的才学与品行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和好友一起编撰完成《镇原县志》三十卷。这部县志也是现存甘肃地方史志中的早期文献之一。他还能诗文,所作的诗文大多收录于《冰壶山馆吟草》之中。
《冰壶山馆吟草》中收录了他的《甘州百咏》,这是他对西北重镇甘州的赞美之作,也是他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之情。他的诗作清新流利,自然婉转,充满了人间烟火之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石泉还精于鉴古,对历代的古董文物颇有研究。他搜集了大量的古籍善本,并多方寻访前辈文人所遗下的碑帖法书,精心临摹,勤于著录。他不仅书艺精湛,而且对书画鉴定也有独到的见解。
石泉的书法篆刻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有人这样称赞他:“书法青莲(李白),诗似少陵(杜甫)”。他的作品流传有绪,广受追捧,甚至被作为珍品收藏。
可惜的是,如此多才多艺,在甘肃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大家,如今却被很多人遗忘。也许这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也可能因为史料乏缺,无法全面地记载他的生平事迹。总之,这位生活在晚清时期的杰出文人就像一道流星一样,尽管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但我们只能看到他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