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断口有冰种么?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翡翠的“种”,种是行业里面形容翡翠质地的专业术语之一,它主要指代的是翡翠的原生矿颗粒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和结构排列方式。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对“种”进行划分,就会得到不同种类属性的翡翠,比如根据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老坑种、新坑种;根据质地分为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等....而通常我们所说的“种”,指的是翡翠的结构排列方式,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结构” 。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块原材料或者加工后的成品出现断裂,并且裂痕边缘呈锯齿状且较整齐,那就可以确认为“石纹”。所谓的“石纹”就是指玉质在受力状态下呈现纤维交织的变化状态,但是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发生完全撕裂从而形成的裂隙。我们可以把这种由于力学原因导致出现的裂隙看作是“内伤”,它的存在不会影响到玉石本身的牢固性以及承载力。 但是,如果外力因素导致原石出现断裂,那就是严重的损害了,这样的断裂通常叫做“外伤”,如果是外伤导致的断裂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裂隙,而且裂隙的边缘是不规则且凹凸不平的。除了观察外,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对其进行判断,比如可以用指甲轻轻划动,看看是否是新的划痕出现,也可以用胶条粘合进行测试,看看是否会出现松动。
总之,对于翡翠而言,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远离那些表面瑕疵较多的产品,否则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是轩哥,专注每日分享珠宝知识!
在鉴定翡翠真伪的时候,可以看看翡翠的断口。在天然的翡翠内部,会有细小的裂纹或者是石纹,这些裂纹在翡翠的内部是不规则存在的,不会是一根直线的纹路。根据这些裂纹的形状,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翡翠种类,如冰裂种翡翠。而翡翠b货为了弥补原先的瑕疵,经过酸洗注胶会变得很干净,裂隙都不明显。那么翡翠断口有冰种么?
冰种翡翠是指感觉像结了冰的水,给人以透明的感觉,但由于冰种翡翠内部含有的细小冰点会干扰光线,所以又不会全透明。所以冰种翡翠给人感觉就是一种朦胧、似透不透的感觉。冰种翡翠的内部常伴有白棉,常出现棉絮状不均匀的现象。冰种翡翠是半通明至透明的,在翡翠的种类里属于通明度较好的。
由于冰种翡翠在市场上的价位还不算很高,现在市面上假冒的冰种翡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做色、注胶。做色翡翠一般是用化学物质浸泡翡翠,使原本色彩单调的翡翠色彩变多;注胶翡翠一般是用树脂替代冰种翡翠的内部棉絮。因此我们要想在市场买到真货就要了解翡翠鉴定技巧和翡翠鉴定常识。鉴别冰种翡翠,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看。看翡翠的颜色是否存在界限过于清楚的颜色分界线,对于通明度好的冰种翡翠,如果颜色与白色棉絮分界非常清,那么这很可能是假货,天然的冰种翡翠界限不会这么清楚,色彩会逐步散开地过渡,这种现象叫“色根”,而假货几乎没有。
第二,摸。由于注胶处理,使得假货比真货在触感上更加光滑,而且在浸入油脂后再摩擦有黏手的感觉,这些和真货都不相同。
第三,测密度。假货的密度会比真货低,因为真货是由更紧密的硅酸盐结晶构成,而假货的内部有胶流,胶流的密度比硅酸盐要低,因此可以测出是否是假货。
第四,放大镜观察。使用放大镜或者内项链观察假货,在高倍下,假货注胶处理后,翡翠内部会有蛛丝状的裂隙,而且会有颜色在裂隙中流动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