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印章印几个?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平时喜欢研究书画和印鉴,所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些个人认识。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书法家用印的状况吧——王羲之的《姨母帖》(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东晋)、王珣的《伯远帖》(东晋)等,这些魏晋书家的书法作品,都有章或押字。但到了唐代,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我们先看看唐朝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唐)、褚遂良的《阴符经》(唐)等,作品上已不见章或押字的踪影;再来看唐朝中后期的柳公权(书圣王羲之的徒弟)的《玄秘塔碑》(唐)以及晚期的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唐),除了碑阴有篆额外,正面亦未见任何章或押字的踪迹……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的书法大家,在创作作品时,都主动放弃了用印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隋唐时代国际间交流频繁,尤其是与日本,很多高僧、学者来大唐求法,必然带一些本国之物去“朝圣”,其中就包括了佛教圣物“佛指舍利”——而大唐皇帝为了接待外宾,也每每以“宝瓶”、“金印”、“御玺”等来作为回礼。如此往来,必定会造成外界对皇室用印及大唐政治文化的冲击。况且中国历代王朝虽然都有“天子一印”的说法,但除了皇帝大印外,其他诸王和官员的用印也是有一定规格和范围的。
第二是因为唐人崇尚极简风格,不喜欢过多装饰,因此他们在处理艺术作品时自然也就不愿加入过多的元素了。你看他们的建筑物,追求简约而不简单;他们的陶器瓷器,也是尽量追求朴素无华而不事雕琢……所以啊,他们在处理书法作品时,也就自然地淡化了印章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是因为唐代的书法还是以隶书写成,而隶书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波挑”,也就是笔画末端有向上提的动作,这就给模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刻章不可能把文字的末笔完全刻出来。如果刻得太明显,就成了一堆乱码。如果不刻,又达不到效果。所以啊,他们只好作罢,不再使用印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