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四大书法家是什么?

卫君杰卫君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书学”的概念。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形托事以定许多意,谓之‘书’……唐虞之世,文书之官,掌其书命;至于周朝,史籀作大篆五经传,而书教兴焉;秦灭周后,秦始皇使丞相李斯作小篆,又使下邽令赵高作隶书;汉以来,书家法帖甚饶;魏文帝时王粲,始以隶书著于世;其八分则扬雄所制。”

也就是说,东汉许慎认为,从仓颉造字开始,文字的形式就是随着事物的形状和事物间的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即所谓的“依形托事”),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称之为汉字的发展演变。而所谓的“书”,也就是今天意义上的“书法”,它是一直贯穿在整个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字体都称作“书”,或者所有书写风格的作品都称为“书”。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来谈宋代的“书学”就不能脱离汉字的演变这个过程。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论·论书法》中说:“凡书先要清透,次要匀适,继而节短句绝。”清透、匀适、短句,讲的是结体;笔画的粗细、字形的大小讲的就是“节短句绝”。而结体和笔画长短,是受到时代风气影响的。

汉代隶书兴盛,书家们为了书写便捷,故意拉长笔画,又因为汉文字是单音节语素文字,所以句子的长度也是可以拉的很长很长的!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讲到古人书法时说:“古纸窄狭,今纸阔大。古书草行,今书真楷。”这也是一种“节短句绝”——古代纸张比较昂贵,大家都节省着用,所以纸都比较窄小;而现在造纸技术提高了,纸厂满地都是,大家用起来就不那么节省了,故而纸张宽大起来——这就是一个节短句绝的过程。

当然,节短句绝之后,还要讲究韵味。什么是韵味?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简单地说,就是每个字有每一个字的笔法,每个句子有个每个句子的笔势,整篇作品要做到字字呼应,句句牵连。

我们可以把宋代的“书学”简单地定义为——继承汉唐书法传统,兼采百家,形成独具一格的宋朝书风。在这千年之间,书坛大家辈出,经典作品众多。要详细论述这个“学”是怎么继承和发展的,恐怕几句话很难讲得清楚。所以我们还是来看看宋代大家的作品吧!

首先来看北宋苏轼的行书《阳冰贴》: 再来看南宋米芾的行书《蜀素贴》: 最后看北宋赵佶的瘦金体《楷书千字文》: 这三个作品代表了北宋、南宋、北宋晚期的书风,大家可以仔细品一品。这时期的“书学”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了。虽然后世对苏米二人的评价甚高,但是在我看来,苏轼米芾二人终究少了一分唐人书法的遒劲,多了一分宋人的典雅清秀。而赵佶此贴,则是将二苏的飘逸收敛了很多,多了几分宋人的端庄。不过,这样的端正并没有保持很久。

元代赵孟頫一出,整个中国书法的格局都为之一变。元明清三代,大家们都在努力追求赵孟頫所说的“秀媚”,故而在章法上越来越讲究疏朗,在结体上越来越追求秀美。于是宋朝那种宽厚从容的书风再也看不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