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毛选价值如何?
现在网上有各种“伟人”的著作,有选集、文集,甚至还有电子书。
其实这些著作,都是文革前编写的。比如《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一卷编辑的时间最早,初版在1956年;第四卷最后定稿时间最晚,在1960年。 那么问题来,这三本书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说明一点,这三本书中,除了文风不一样之外(早期文章多带语病和修正),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编辑这三本书?为什么不是编五本,也不是七本?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把毛同志的文章分成若干类,每类都有相应的内容(当然有些内容重复,可能是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文章),每一类都分别成集出版。这三本书就是按这个标准编辑的。
至于为什么是这四卷而不是三本或者六本?那只是因为当时凑巧,第四卷的文章大部分写完时间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所以第四卷成了最后定稿的一卷。而第三卷的文章大部分写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二卷的文章大部分写成于一九四一年左右,第一卷的文章就更早了,很多是抗战前的东西。 当然,这三本书内容是有差别的。
首先时间跨度最大的是第四卷,其次是第三卷,最少的是第二卷。这也决定了第四卷最“新”,第三卷次之,第二卷最“旧”。其中第四卷和第三卷成书时间最近,差别不大(只相差几年而已)。
第二,这三本书的体例也不一样。第四卷和第三卷有标题,只有第二卷没有标题。这是因为第二卷和第三卷属于一个体系,而第四卷属于另一个体系。另外,第三、四两卷有“序言”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意义。第二卷没有。
第三,由于前三卷成书较早,后来又有多次再版本,所以文字上前后有一定程度差异,特别是文中出现的某些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名称。后两卷基本上统一了这类歧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这三本书中,有很多文章是曾读过或听说过,但真正通读全篇并加以引用的,还是第一次。即便是这些著名文章,也是带着新的阅读体验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