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瓷品有收藏价值吗?
说几个点吧,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首先,“民窑”不等于“民品”,所谓“民品”是一个更广的概念,泛指一切不是官窑出品的陶瓷器。但所谓的“民窑”,其实指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陶瓷产品,那就是明代中后期至清早期,也就是说,仅仅就时间而言,这些器物只不过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沧桑而已。相比之下,许多古代的青瓷器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腐蚀风化才能出土,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成化斗彩等更是极其难见,可以说明清两代的民窑瓷器与我们现在相隔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其次,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评价它——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历史价值,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种评价标准,不过这里讨论的是一般情况。其中,艺术价值是主观性最强的一个指标,不过,无论多么主观的说法也得有一个基本客观的前提,否则就容易出现争议。我觉得对于明清民窑瓷器来说,这个前提就是——“至少在当时,它们是合格的(至少是大众眼中的合格)生活用具”——虽然它们现在已经不再是。
判断一件文物是否具有收藏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看人们对于它的评价是否是“此物已无,然足以见当时之文明”或类似的表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件文物就可以算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了。 最后想说的是,在所有的文物类商品中,文物本身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他诸如文化背景、技术难度等等都只能算作从属条件。所以我认为只要文物本身没有问题,从属要素可以适当弱化甚至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