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民国一般写字用什么纸?
在旧社会,普通文人和书法爱好者使用的纸张种类较多——有竹纸、木浆纸、棉纸等;也有麻、棉、丝混纺的混合纱纸以及纯毛的仿绫纹纸。 这些纸张的特点是吸水性强、不蛀、耐久。但最大的不足是不耐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毛茸茸的现象,所以不适合大量连续书写使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造纸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我国造纸总产量为38.5万吨,到1976年已经增长至244.1万吨。在此期间,我国研制开发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宣纸、书画纸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毛笔厂采用古书作原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制作出高质量的宣纸。这种宣纸不但保持了原有纸质的特点,而且还增加了抗拉强度和耐折度,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这种宣纸问世后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供不应求。 除了传统纸外,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国又相继研制出玻璃纸(即塑料纸)、蜡光纸、复印纸、彩色喷墨纸等各种新型纸张,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纸张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我们不仅能够自己制造各种纸张,还可以利用高科技从天然材料中提取纤维制造原纸。比如,云母是从云中采集下来的天然矿物,它的表面具有非常细密的微孔结构,可以将墨迹忠实再现出来,因此可以用它来制造成高品质的原纸。
当然,现代造纸技术已经能够加工制成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完全满足不同人的书写需求。不过,对于真正的“书法迷”来说,也许他们更看重的是书写时的感觉而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 一方手帕,一张信笺,甚至一面废墙……只要能写下心中的情感,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