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朩雕人物价值多少?

慕秋林慕秋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的图片不是很清楚,所以不好具体判断作品的价值。不过,可以分享一些相关的常识,供题主参考。 首先,明代的木雕可以分为建筑木雕和工艺品木雕两大类。建筑木雕主要用在民居、宫殿、寺庙等建筑的装饰上;而工艺品木雕则主要是用于陈设观赏和小件把玩。从用途来分,我们通常说“木结构”或者“木作建筑”一般指的是建筑木雕。

其次,明代的雕刻技法以浅浮雕为主,讲究细密工整,又有“明刀”之称。因为当时金属原材料比较贵,所以也常用竹木材料做刀具。在明代留下来的木雕作品中,大多数都保留有较为清晰的刀痕斧凿的痕迹。另外,因为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于是出现了“嘉靖版”的《清明上河图》(丝织刺绣品)和“万历版”《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这种需求上的变化反映到木雕领域,就是更加精致的作品和更为复杂的雕饰。

明代的木雕风格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开始追求“古意”“文人气”。所以这一时期的木雕作品往往线条简练,用刀果断,力求古朴雅致,意趣无穷。

明代各时期的作品也有差异。明初,因为经济基础尚未完全奠定,加之战乱等原因,使得这个时期的木雕作品风格显得较为拘谨,远不及宋代作品的精细华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初的作品又恰恰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是朴素的美,大方的美——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禹治水图》。 永乐帝迁都之后,国力大增。此后的作品也开始追求富丽堂皇的风格。例如南京博物馆所藏的《莲池水阁图》(弘治年间),广东博物馆所藏的《五鼠闹东京图》(万历年间)等,都是这一风格的代表。

最后需要说的是,明代中后期的东南沿海一带盛行海上丝绸之路,因此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非常密切。日本的木艺术家曾数次到苏州学习雕刻,并将中国的技法带回本土加以运用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木雕作品与日本人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