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是哪个黄帝?
“民国”不是一个年号,而是一个国号——基于“民国”概念之上的中国朝代称号。而所谓的“民国三年”也不是指某个皇帝的年号,而是两个含义:
1、1913年是民国2年;1914年民国3年……如此类推。
2、1913年开始的民国政府所发行的纸币(比如“袁大头”)上,铸有“中华民国某年印刷”字样,代表这一年的国债/纸币发行量。 “三”是指该年(即发行年份)的第三次发行。例如第一年第一次发行,第二年第二次发行,第三年第三次发行等等。
由于第一年和第二年可能不发行或少量发行货币,那么这一年就可能没有“民元”、“民二”等的版本,只有“民三”的发行记录 举个例子: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一元纸币。背面有“中華民國十五年製”和“五億文經費之三十萬元”的字样。其中“十五年”表明了制造年份,“制”字表明这种样式的第一批制作完成的数量,而“幣”字则表明当年流通币的发行情况——“五亿文经费之三十万元”,而这三十万元的数字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的纸币上也同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