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钱币有几种面值?
这个要分大类和小类来讨论,先给答案吧 小类:5种 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中类:4种 半分 1元 5元 10元 大类:6种 一元 二元 五元 十元 二十元 五十元 因为民国时期的纸币比较特殊,存在大量不带面额的,所以就不配图了,放一张当时最大的面值一万元的图片,这玩意跟现在的钞票差别并不大,只是花纹不同而已。
小类的5种情况很好理解,就是5个面额各有一枚硬币的正面,中类和大型的就比较复杂。这里我按时间顺序给大家梳理一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类的纸币开始,出现了“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等字样,这说明在1948年人民银行成立后,正式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命名的纸币(之前是解放前发行的法币和关金)。从1948年到1008年的这段时间里,中类的纸币共发行6种,其中5元和10元的两种后来因为信用低落,被回收打烂,重印了两次,所以共有7种。
大类的纸币是在1953年开始发行的,到1957年才发行完,共6种。这里面还有一套没有发行的,因为这张钞票的设计和50元人民币非常相似,而被叫停,下面这张图是我的臆想,大家看着玩玩。 这几套人民币的发行,都是按照“定额发行、限量发售”的原则进行的,由于数量都非常有限,所以现在都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