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三年有哪些事件?
1934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中国在内被日本侵略者蚕食国土,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外,西方各国对中国采取不抵抗政策,还将罪恶的魔爪涉入到中国的领土,从中分裂中国。总之,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还是有人民在反抗外国的侵略,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东北抗日联军。这些英雄为中国都作出了贡献。
1934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927年,为了反抗蒋介石的“清共”行动,召开了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确立了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路线。1931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此期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着手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同时,为健全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作为苏维埃共和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全国苏维克斯革命斗争。
193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一个新的斗争时期。这时全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完全处于全国性的复杂战争状态。同时,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以及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巩固和加强新的苏维克斯中央政府,成为时下的重要任务。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法律条文。
1934年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都记住的一年:这是中国第一支抗日先锋部队——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之年;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兴国县苏区成立15周年纪念之年。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解放军的前身,于1936年2明月20日在辽宁省延吉县三岔子西南部的红石砬子成立。当时,日本关东军以松花江下游地区为中心,向东北腹地进行了大规模“讨伐”,红军游击队经艰苦转战,在朝鲜族群众的支援下,进入吉东地区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这正如抗日联军主力部队的一个军团长所说:我们除了战争就没有出路,我们已到了生死的关头,不成功即死。抗联每战皆猛烈冲锋,血战白山黑水之间。当时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辽宁是一个“特殊”的省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辽宁,到1945年8月21日辽沈战役结束,日本投降,这漫长的14年中,没有成立辽宁省,一直属奉天省管辖。
1934年是兴国县苏区成立15周年,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第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兴国的革命运动获得了重大发展,全县共设立8个区、三个特区、142个乡,42个镇,有2331个村民小组、58123户,253245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47095人,林果业人口6150人。在人口总数中,男148289人,女1049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人。1934年夏,兴国县遭到严重灾荒,粮食减产一半,出现“米桶涨价”,一般商贩难以维持生活。苏区中央局、中央军区为了适应战争和环境艰苦的需要,在兴国县号召:“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强节约运动”,号召全体官兵和工作人员“树立苏维埃干部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1934年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境遇堪哀,政府的作为可责。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民主”和“民生”为本,中国人理应上下求索,奋起抗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人大多沉溺于《红楼梦》中的人世悲喜,哀而不怒,怒而不言。然而,国人一旦醒来,其力量当非常人所能阻。“救亡图存”的口号一旦走出书斋,翻涌于华夏大地,那么任何妄想阻止和怠慢者,均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