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1万块钱值多少?
1935年法币改革后,中国实行了一种独特的纸币本位制度。从1935年至1948年,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仍受到种种严重的影响,但大部分时期中,纸币的发行量较稳定,未出现类似的恶性通货膨胀。
1948年春天,在金圆券横空出世,大砸大吹的狂轰滥炸中,国民政府的法币换成了金圆券,1元法币只能兑换1个金圆券。
1949年6月,国民政府又将金圆券换成了银圆。1块银圆换2000元金圆券。老蒋败逃台湾时还带走3700万元银圆。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万块大洋。
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此后上海市军管会接受了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的分行,并接管其资产。当时对中央银行上海分行的资产进行了清点,清点出的结果,中央银行上海分行一共有1353675729.64元的财产(钞票和金银材料)。那么到底应该给这些资产一个什么样的名分呢?当时,不少军代表和工作人员认为,中央银行是蒋介石的“政府银行”,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本家利益的,应该把它看成是“坏账”处理得了。
但是,最终这一批钱款被定性为了“公款”,也就是人民的钱。
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共产党和解放军还没有自己的银行。这些资金最终并没有提取出来,而是留在了上海银行,由上海市军管会代管。代管这些金融资产的原因是,当年7月,上海军管会先后接收了原上海伪警务署下属的上海银行、联合准备银行和安徽旅沪绅银行。接收检查时,发现这些银行账面盈余巨额法币,需要予以处理。
当时,上海正处于解放初期的动乱之中。而且,因为长期被日本占据,上海在战后百废待兴。这些“公家”钱,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而绝不是什么发“国难财”,或者用来弥补政府运转的不足。
于是,上海银行董事长金义生接到通知,要他处理这些“公款”。金义生苦无良策,只好报请上海军管会同意,把这些钱以6折的价格,折成现洋,分别发还给市民。市民们当时无不乐捐。其中,以劳工作为最:金圆券发行初期,上海码头的工人每日工资为1400万金圆券,他们只收取800万,剩下的600万全部捐了出来。
那么,市民们收到的现洋价值多少呢?大概为1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