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顶珠多大?
现在有一些电视片、历史剧,其中有些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穿的衣服上,喜欢在衣襟、胸口等处,别上一些亮晶晶的饰物,人们称之为“补子”。这种“补子”上面,一般都有飞禽走兽的形象,人们根据所绣禽兽的不同,来区别使用者的身份高低。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权用凤凰作为装饰,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用孔雀,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用展翅的雄鹰。清代,翎顶的讲究更多。
把翎顶戴在帽子的前部,从身份上划分,始于明末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定例,只有王公、章京(清初官名,旗官之首,为军政总汇之处)、侍卫方可戴用。到了清代中期,为了显示功高者的地位,翎顶的用法有了改变,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使用,五品以下的文职和未奉特定命令的武职人员,均不可使用。此后,翎顶更成为品级制度的一种标志。
具体怎么用呢?明代和清初,官员戴头巾,将翎子插在头顶。到了清代中期,官员的翎顶改在后颈部位。清代末年,翎顶还是改在头顶,而且头巾上还加了翼(翅)。翎顶的材质,历代不同,有竹、木、玉、瓷、铜等等,但使用最多的是红、蓝宝石和珊瑚。
清代中后期,讲究佩饰的官员多用珊瑚。清代官方规定,红玛瑙和红宝石都作五级品,珊瑚作七级品。但实际使用中,珊瑚等级要高于红玛瑙和红宝石。为什么用珊瑚呢?一是珊瑚色泽美丽,可起到美观作用;二是与“森”谐音,有草木兴旺之意,有前途无量的意义;三是颜色鲜艳,有鲜艳才学的含义;四是形状百态,有不拘一格、惊才绝艳的含义。但是,珊瑚没有一定的重量,且易损坏,有些官员便用红宝石和红玛瑙代替。
在清代,顶子是象征官秩高低的等级的标志。如何区分它们呢?三品以下的官员,所悬顶子为横卷,三品以上,除了横卷之外,还有顶翎,顶翎又分颜色和竖带两种。品级越高,横卷的直径就越大,顶翎的颜色就越多、竖带就越多。四品顶子用红丝绳系挂,五品用青色,六品用褐色彩缎,七品用褐色细缯(zēng,丝织品的一种),没有顶翎。八品和九品只有顶子,用蓝丝绦系挂,没有顶翎。顶子直径的大小和丝绦的颜色都有规定,蓝、绿、黑、灰、白五色都有。
到了嘉庆末年(1820年),改由顶珠代替。具体怎样代替呢?在三品至九品间,都各自为点颗数不等的玻璃顶,其中,三品为红,四品为丹,五品为绿,六品为蓝,七品为白,八品为黑,九品为红。点顶的数目,是自顶至髻,贯穿通彻。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顶子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