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没有用泥烧制瑞兽?

农鸿甄农鸿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前段时间,有几组“中华第一龙”照片在网络上走红,照片显示,在辽宁省西部群山中的辉发山村,数位村民正肩扛手抬,将泥塑“玉龙”放入早已挖好的土坑内。此举引来了部分网友的嘲笑:“连泥塑龙都不会,真是一穷二白三没钱!”泥龙的做法确实很少见,但是,在历史上,也并不是毫无先例。

“春蛇秋蚓”、“见景生情”、“锦里丝纶”、“巧逐草尘”、“鱼跃龙门”、“飞瀑虎潜”……以上六则楹联分别嵌有两字回文,“飞龙在天”、“马似龙形”、“龙飞凤舞”、“马头遂龙”,这四则楹联则分别嵌有四个八卦词语。

需要说明的是,这八副楹联和“飞龙在天”四大吉卦,都是回文嵌套八卦,非一般人所能原创,其来源当是出自明代开国功臣姚广孝的墓碑。在其上刻有八副楹联和“飞龙在天”四大吉卦。

说完了明代,再说清代。清人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记述了郑珍为浙江鄞县“回龙桥”撰写楹联一事。此联末句“桥上桥下一个龙窝”的尾声与“两岸桃花夹去舟”的首句相呼应,全凭游客自解其趣。

朱彝尊“题回龙桥联”:两水纵横,古渡遮烟,桥成石篑积,老树根蟠结,龙若欲腾,须待雨霁午后;半天曲折,山屏围合,村在虚中有,落花飞尽后,鸟已先还,好在春深时节。

姚广孝、朱彝尊为当时著名学者、文学家,但这样罕见的长联,除“姚碑”而外,未见其它记载。一般认为,此联为郑珍所撰。对此,《梦粱录》“卷十一”的“隐语”条有云:“左苍正字郑公,为鄞县作楹帖于回龙桥:‘雨点溅来经宿绿,露痕斟处半沾红,桥上游人看落叶,桥畔饮鸿栖暝虫’云云。”姚广孝、朱彝尊所撰对联大概就是这样流传到郑珍那里的。

如此来推断,“飞龙在天”确实在漫长的历史中多有使用。现代,为了消除恶劣、消极的影响,不再使用“飞龙在天”。

再看:

以泥为塑,以纸为胎,施彩装箔,覆以绿荫,再经干燥处理后,置于火盆之内,俟其烧化为灰烬:此类“烧龙”习俗,古已有之。据说“烧龙”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一位名为龙马的青年。一天,马耕井畔,曝晒“纸龙”戏耍,忽闻有人呼曰:“儿勿燃也!”竟无答复。其父寻至井旁,见儿已赴水死。哀伤之余,将纸龙投入井中,以扑灭其为儿所燃之迹。不料,自此之后,这口井中便多出一朵祥云,每每潮起潮落之间,隐隐有龙吟之声传来。世人闻之,遂称此井为“龙马井”。后人将其忠孝故事刻于木碑,建“忠孝坊”,进一步传扬此事。因“纸龙”被焚化为灰烬,故有“烧龙”之俗,以此纪念“龙马护子”的壮举。

以泥为塑,以纸为衣,以木支撑,置于屋舍之上,承降雨而下,待其烧化为灰:此类“风调雨顺”习俗,今存福建泉州。其塑化为双石狮,置于驿外路上,或仓前塔上,用以镇险避邪。

再就是“纸龙”:

春节期间,纸龙装饰街路,悬挂门上,或置院中柱上,以迎接“龙”的到来;清明节,纸龙缠于竹子之上,或插于江河之中;上巳节,纸龙置于水面之上;端午节,纸龙放在屋中,避邪、镇灾;六月廿四日龙隐之日,纸龙断片插于花木之上,乞求龙现身,接续龙尾。

现在,就只剩下徽州地区的“祭虫龙”了!

据杨家茂《徽州风俗》:“伏日,府县乡村,人家门前砌砖垣,绘龙鳞,名曰‘压虫龙’。夜则令童子持香草龙的竹竿,游村巷中,名曰‘捉昏龙’。是日,衙署陈设草木昆虫之形于庭,士女聚观,名曰‘玩龙灯’。《万历徽州府志》:‘仲夏士女盛饰,作龙灯以戏,号“接龙灯”’。夜又陈鱼龙鱼龙之形于庭,名曰‘祭虫龙’。”杨俊智先生在《徽州文化论》中也有:“府县乡村,门外砌砖垣,绘龙鳞,名曰‘压虫龙’……祀神于庭,以厌虫龙之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