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通宝如何兑换?

宿仁庭宿仁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的青铜铸币之一。清康熙五年(1666年)清政府接受洋人大班制造铜元的要求,开始铸造“光绪元宝”。此后,清政府又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天津设立铜元局,铸造“大清铜币”。清代铜元通行全国,有银币局铸造的“户部铜币”,还有地方铜元局铸造的“湖北省黄铜元”等。清代铜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特色鲜明,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最后一朵奇葩。

清代铜元分黄铜、红铜和白铜三种。黄铜的铸造量最大,发红紫黑等色,局部有斑点和纹饰。红铜质次之一,多泛白。白铜者贵,铸行量少,多装饰品。铜元的大小不一,比同币值光绪元宝稍小。

清代铜元的工艺水平较高的,图案精巧,文字工整,以大清铜币字样最为闻名。著名铜匠陆心源在江苏泰县创立益慎铜器钟厂,加工制的铜镜、钱范及古钱币,做工精密,文字规整,为海内闻名。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民间仿造大钱,钱背饰以五星、宝剑、篆字、鸟书等图案,为清代铜元中罕见品。

中国近代钱币

虽然中国近代工业是伴着外国的枪炮声而来的,但在鸦片战争后,被打开国门的中国人还是认识到了工业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向西方学习“船坚炮利”的同时,中国的实业家们也开始创建近代工业企业。中国的近代工业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官办民用工业,而真正成规模的民族工业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正是在这段岁月中成长起来的。近代中国,战火不断,但不论外患内乱,还是王朝更替,从来没有阻止中国财富积累的脚步。从清王朝统治最后的日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商人阶级的崛起,更是打破了数千年来士农工商的原有格局。

然而,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中国被迫承允列强瓜分我国的势力范围,中国丧失了近乎所有的权利。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政治仍然黑暗,中国经济在遭受外国侵略者的压制和摧残的同时,还遭受国内封建军阀长时间的混战,我国损失的财富无法统计,这期间中国民间的经济发展完全陷于迷茫和混乱状态。

中国近代银圆

清末民初,中国货币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银元成为全国标准币。各省铸造的银圆与银元等同使用,银元代替了银两,充当了全国结算的媒介。各省铸造银元,有的按照统一规格,也有自行规定的。袁世凯就铸有“袁大头”,正面铸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面纪有面值,“袁大头”正面印“袁世凯中华帝国民主共和国”字样。还有光绪元宝银币。

除各省铸造银元外,还有官铸银元,如“大清银币”,“宣统元宝”等。这些银元的价值是根据银的纯度来计数的,当时俗称“银圆”。

中国近代铜元

清末,洋铜成为废铜流通,而社会上的铜器又消耗很快,故铜价昂贵,使铸铜的成本大增。同时银币铸造增加,市面流通的铜币需求量就大幅度地减少。加之滥发铜元,市面的铜元越来越多。因而铜元价值降低。

所以从1907年开始,清政府就制定新规:铜元与银币一并铸造,规定每万元铜元含铜七千五百克,含银二千五百克,铜价不得高于银价。这样才保持铜元的实惠。

但是在当时情况,有政府背书的铜元价格远比白铜铸币值钱,市场便出现了大量伪造的铜元,尤其是外省造币厂大量伪造天津造币厂的铜元。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奉天机器局改铸铜圆,开始仿造安徽省宣城铸造的铁钱,“当十”铜圆,“当五”铜圆。并规定铜圆重二钱四分,当五铜元重一钱二分。面值分为五、十、二十、一百元四种。铜元的背面铸有“奉天造”两个隶书字。 奉天复铸铜元,是中国封建王朝行将走向垮台的最后一桩铸币劣迹。面对巨额的铸币亏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采取了大量偷铸、虚掺质差和变铸铜元为铜币的毒招。

将原规定的每枚铜元含纯银二钱四分按每枚减至二钱三分,后又改按每枚铜元仅含银七分五(即七五折),同时,又明令铜元不准流通,以便侵吞铜元。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元的恶性贬值,但是,无银的铜元,不能等同于伪造的银元,这仍然是官府币(即铜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