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几种蓝釉?
清代的蓝釉,是继元代之后发展的又一个台阶。根据资料记载和瓷器标本的考察,清代蓝釉瓷的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孔雀蓝釉:
清代乾隆时期,孔雀蓝釉瓷的烧制达到了顶峰。这种色釉瓷往往外表素雅,内部则画有青花轮廓线,内青外蓝,相映成趣。但亦有于釉中满缀水泡,或在釉面上勾勒回纹作装饰者。亦有在孔雀蓝釉瓷上再涂以黄彩或金彩者,光彩照人。
清代乾隆之后的咸丰、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还继续烧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醴陵、河南豫西,江苏、辽宁、河北等地均在生产。
2、月光蓝釉:
是一种含铁的蓝釉。清代康熙时期将玻璃白掺于素窑渗金青釉(或月白釉)中烧制而成,这两种蓝色均柔和舒适。
3、霁蓝釉:
又称积蓝釉。一种含铁的蓝釉。唐代已烧造这种色釉,名曰“玄典”。但影响并不大。
到清代,霁蓝釉器物大为增加。特别是在康熙、乾隆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中更显生动。
4、天蓝釉:
比淡蓝稍深的蓝色,又名秋蓝、水墨釉。乾隆时期极爱烧造这种色釉,有素面天蓝釉瓷瓶,有绘画天蓝釉瓷罐,也有加金丝、金片装饰的天蓝釉瓷盘和碗。
5、蝶蓝釉:
清康熙晚期江西宜丰窑所烧蓝釉瓷,蓝色暗黯,与同期的郎窑红、豆青、桂花蓝等品种的釉色相比,较为难看。为此,江西宜丰窑厂曾在蝴蝶图案上加饰金彩,以图补救。蝶蓝釉在清代极为稀疏,所见于世者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