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元钱的背景是哪里?
人民币上那个“RMB”,其实是“RMB ZHONGGUO”的缩写。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为便于识别和计算,发行了10元、20元、50元、100元等面额的纸币。由于当时战乱不止、百废待兴,因此没有印制1元纸币。到1949年12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才新增了1元面额的钞票。
为什么从100到500都有,偏偏少了个1元的?原来,在当时的情况下,1元面额的钞票发行量最困难,因为当时工业落后、机械不全,而印刷1元纸币所需的技术水平最高。
因此我国就采用了其他国家的“以钞买钞”的方式,即先用纸制品(主要是报纸)来换取外汇,再用外汇购回印钞机,用印钞机来印制国内需要的钞票。 可能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用银圆或者银元?这就要说到我国的“银元本位制度”了。
早在晚清时期,随着外国银元的流入,白银在我国货币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北洋政府甚至采用“银元本位制度”来发行货币,规定人民币与银元挂钩,发行面额为1圆、2圆、5圆、10圆等多种面值的人民币,企图通过发行货币来收兑民间的银元。但效果并不好。
为了顺利推行新成立的央行所发行的钞票,1947年10月,国统区开始实施“法币改革”,废除银元本位制度。也就是说,在国民政府的最后几年里,一直在想办法让纸币(法币)代替早已不兑换的银元。到了解放前,国民政府的法币已经大幅贬值,此时再发行1元人民币,显然是有益的。 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定物价,从1953年到1956年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只允许按计划生产和发放日用品,禁止自由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发纸币就不那么必要了——因为不管怎么发,总归得按计划购买——于是新中国便大量使用票证,如购买粮米的量价凭证、购买布料的布证等等。只有像香烟、白糖之类的奢侈消费品,还继续以纸币作为流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