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钱分几种?
清代铜钱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大清铜币(咸丰大钱除外):清朝晚期的货币,分为咸丰之前和咸丰之后两个阶段。大清铜币上刻有汉字“大清铜币”,并有生肖、纪年、面值等信息。铜币上有方孔,以便穿线携带。
2. 咸丰大钱: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于通货膨胀,铜钱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咸丰大钱分斤两制和大制两种,其中大制更为普遍。咸丰大钱的面积较大,上有“咸丰重工”、“咸丰宝某某”等字迹。
3. 乾隆天下第一秉: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铸造的一种特殊铜钱,呈圆形,上面有“乾隆天下第一秉”字样。这种铜钱十分稀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4. 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分别是嘉庆、道光、同治三朝的铜钱。这些铜钱的形状、大小和书法与大清铜币相似,上面刻有皇帝年号、面值、生肖等信息。
5. 民间钱局铜币:清朝后期,很多地方设立的民间钱局也开始铸造铜钱。这些铜钱的质量、大小和书法各异,上面一般刻有地方名称、面值等信息。
总之,清代铜钱种类繁多,既有中央政府铸造的大清铜币,也有地方民间钱局铸造的铜钱。这些铜钱反映了清朝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