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和清代银锭区别?
明代和清代银锭的纹饰和造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代盛行方形状,俗称“马蹄形”。清代则流行元宝形,又称“火熨板”;明代的“福斤”形,清代演变成碗饼形或椭圆形状;明末清初还出现了星月纹银锭。这些图案,有的取吉祥之义,如福、禄、寿、禧等;有的代表官方标志和地区性标记,如“天启元年”、“天启二年”、“天启三年”、“天启四年”、户部、平准、云南等等。总之,银锭是当时人们价值观念的一种集中反映,成为研究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俗及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材料。
明代银锭的版模,多以篆字记述年份或重量和用途(库别),如“万历四年、足银二十五两”;“万历二十八年、足银二十两”;“天启元年、足银十两、户部”;“天启四年、足银二十五两、天启二年库”;“崇祯四年、足银二十五两”等等。清代银锭的版模,一般记述年号或重量,或记述库别。年号如:康熙八年、康熙二十一年、乾隆十六年;重量如:五两、一两;库别如:户部、宝泉局、宝源局、户部关、福建、广东、北京、宁夏、天津、江南、长阜、苏州等等。
明清时代,各直隶、省、州、府、县或铸钱局均可造作银锭。银锭的重量不一,有五十两、六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两(二两)及其他。银两在旧中国时期,一直是主要的通货单位,直到一九四九年,我国解放后才被人民币所取代。“银子”在我国一直是一种贵重金属,由于它价值高(一市斤白银价值相当于一石粮谷,在抗日战争时期,约值六万元法币,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半年工资),便于携带(如银元、银角币;银洋、银毫币和银锭等),流通广泛,所以,在近代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流通货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