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和砚滴哪个价值高?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在宣纸、墨锭以及砚台这三个文房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砚台因其在古代的生产流程中需要人工制坯、雕刻,其人文价值和工艺价值最高。尤其是端砚、歙砚、红丝石砚等名品砚台,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其市场发展态势很好。其实,不仅是砚台,砚台的“小伙伴”-----水盂、砚滴近年来也有着十分不俗的表现。其中在价格上,二者都比砚台要低。
所谓砚滴,是古代一种类似今时眼药水瓶一样的控制出水量的注水器具。在使用毛笔的古代,砚滴与砚台相辅相成,一般与砚台同陈于案头。砚滴的造型有很多种,古人常以一些“虫鱼鸟兽”的形象作为砚滴的造型,而且在制作时往往“巧施雕琢”,将这些形象雕刻得“灵动可掬”。砚滴,还有另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水注”。
和砚滴一样,水盂也是文房的一种陈设之器。不过,水盂一般用以贮水,且容量一般要比砚滴大一些。在用笔时,水盂中的水一般不是用来直接注入砚台磨墨的,而是用来清洁笔杆之用。
在笔者看来,从实际的器形来说,二者没有优劣之分,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讲,二者相辅相成,也不存在功能覆盖或替代的问题。从笔者的接触经历来看,砚滴(水注)的出现往往比水盂要早,在古玩市场和古玩商店中砚滴的存世量也比水盂多。就目前的收藏市场情况来看,砚滴和水盂价格都不高。
在2010年的一场拍卖中,一件清代竹雕云蝠纹砚滴以9600元成交,2011年一件清代和田玉秋叶水盂以38000元落槌。从这两个数据不难发现,砚滴和水盂的身价并不高。不过从长远价值来说,二者的收藏价值是不错。首先,二者的存世量在古玩艺术品中均属“少众”,而且二者的文化价值较高,且工艺价值也较高,符合传统的收藏取向。其次,和砚台一样,近年来文房收藏市场有日趋火热之势,而砚滴和水盂作为砚台的“小伙伴”,在收藏价值上不逊于砚台,在价格上却远远低于砚台,符合“物美价廉”的收藏取向。此外,二者的器形小巧,非常适合现代家居陈设,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在家居消费中具有一定潜力。
总之,二者的收藏价值不错,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就二者之间而言,从器物本身的文化内涵上说,略倾向于砚滴,因为砚滴和砚台的关联度比水盂和砚台之间的关联度要高一些,从存世数量上说二者相当。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建议“玩儿”砚台的人可以收藏与之匹配的砚滴,这样既可以提高器物本身的文化品味,也能够体现出收藏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