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长石是翡翠吗?
严格来说,它不是翡翠,而是一种含铬酸盐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晶体。 什么是铬酸盐矿物呢? 它指的是化学成分为NaCr(CO3)2的矿物总称。这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物,因为其中含有铬元素,所以它常被用来作为染色剂,用于皮革、丝绸等材料的染色。同时由于铬元素具有致色作用,因此很多矿物受到铬离子染色的影响都会呈现出一定的颜色,比如我们常看到的锰矿石有的呈黑色,钙铬辉铁矿会呈现橙黄色等等。 而纳长石正是由这种矿物经高温高压的作用形成的新矿物。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其形状如柱状,两端尖细,中间粗,且具有同心层纹结构。
那它和翡翠到底什么关系? 根据现在的宝石学理论,宝石之所以被定义为“美丽”,是因为它那不可比拟的、极具欣赏价值的“色彩”“光泽”以及“透明度”这三大主要外观特征。 而根据以上对纳长石外形及结构特点的介绍可以知道,它的外观特征并不符合宝石的三大主要特征,即不具有极高观赏性。
当然这是基于目前的宝石学理论来讲的。而若放在几十年前,当人们缺乏系统性的宝石学知识时,或许会将这类矿物定义为“宝石”。毕竟在当时人们对宝石的认知还停留在“美丽的矿物”这一层面,而纳长石恰恰具备了“美”这一特性;再者古人又经常将“有色”与“透明”相混淆(比如古代人们常说的“五色”中的“五”指的就是赤、黄、白、黑、青(蓝)五种颜色),因而会对带有这两条优势的纳长石误认为是“宝石”。 所以,古书《拾遗记》里记录的这颗“五色宝珠”,很有可能就是现在所说的纳长石。
至于为何现在认为它不是宝石,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学识的不断积累,对宝石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哪样物质才能称得上是宝石早已有了明确的定义:只有那些“色彩艳丽”“光泽亮丽”“晶莹剔透”且“质地坚硬”的矿物才属于宝石,而那些“色彩暗淡”“光泽弱”“透明度差”的矿物则不能被定义为宝石。 而像纳长石这样的看似有“色”“透”优势的矿物,其实在宝石学上属于低档玉石,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