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鸟画家有哪些?
清代前期的花鸟画,由于徐渭和陈洪绶的影响,在画坛上形成两大不同的风格,即奔放和古拙两体。石涛、八大的花鸟画都具有这两个特点。清初影响较大的还有恽寿平。
石涛和朱耷,是清代前期继明末大家后出现的最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们使中国写意花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时还有一些受徐渭和陈洪绶风格影响的作家,如高其佩、朱勋、邹一桂、蒋廷锡等一批画家。
陈淳、徐渭以后,花鸟画坛的两位大师是清初的朱耷和石涛。特别是朱耷,作为一位遗民画家,其作品中强烈的孤傲不平之气,是他内心痛楚的激愤和矛盾的写照。
石涛是明宗室后裔,明亡后为僧,云游各地,晚年居扬州,与康熙同时。他的作品以淋漓洒落,富有生活气息著称。画花卉也极为简逸生动。
朱耷的绘画创作以花卉草虫为佳。其构图简约洗练、笔情纵肆,墨彩交融,意象旷达。他画鱼、鸭、鸟、鱼、鹰用拙重的水墨勾头点睛,以挺简的细笔勾喙、翎毛,以狂扫横涂的大笔触画身、鳍、尾,构成极其形象生动、活泼机灵,而又有几分孤寂,几分苦涩的艺术形象。
清代中期及以后,主要在扬州,以一种新的力量崛起,一批画家冲破正统派的樊篱,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扬州八怪。这一流派兴起于康熙年间,繁盛于雍正、乾隆时,到嘉庆年间才式微。八怪的画家有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鲜、郑燮、罗聘等,他们大致都在扬州从事文学艺术活动。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的书法自称“六分半”,在真、篆、分、行诸体之间杂糅而成,亦属创新。他在艺术上以三绝——诗、书、画——著称于世,他的绘画主要描绘平凡的兰、竹、石。他画的竹石,以墨竹为主,浓淡相间的笔墨、左右欹斜、上下仰俯的生动姿态,构成了一曲清丽优美的绿色交响乐。
除了扬州八怪外,清中期的恽南田一派继续流传。“前清六家”中王武、恽寿乎、蒋廷锡三人的影响较大,画法工整妍丽精妙。蒋、恽对清中期的宫廷院体画家蒋廷锡(南沙)、邹一桂(小山)及后世的“海派”花鸟画家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清末,海上以任熊、任伯年叔侄等人为代表的“海派”兴起。这些画家在继“扬州八怪”之后,再一次突破了陈规的束缚,大胆创新,创作了大量符合市民欣赏口味的绘画作品,对于打破陈陈相因的陈规旧律,开创近代花鸟画的新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