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去皮用什么工具好?
看到很多答主都写了专业的答案,很详尽,但可能有些小白不太容易看懂,我就浅显的讲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种嫩的翡翠(结构粗糙,水头短的)是不需要去皮的,比如豆种、糯种,甚至部分冰种,由于结晶体颗粒较小,而且粒间缝隙较大,水分可以渗透进去,所以不会变色,也不用去味,只要清洗干净就可以 而晴底、冰种、玻璃种是需要去皮的,这里主要说的就是酸洗。
因为这类翡翠的结构比较紧密,缝隙比较小,杂质也很难清洗,如果用普通的自来水冲洗,很难将里面脏东西洗干净,这就需要用到盐酸溶液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泡酸”。但是用盐酸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腐蚀表面,影响美观。 很多人会说,那直接用盐酸泡不就好了,为什么还需要把表面打磨一下呢?这是为了保护表面,毕竟盐酸具有腐蚀性,直接用来浸泡,很容易侵蚀掉表面的抛光粉和氧化层,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般来说,有经验的店家都会先给新的玉件上蘸取少量盐酸,然后用布擦掉,再用水冲洗干净,这个操作就叫做“蘸取法” 用这种方式处理的,一般都是比较小的挂件或者珠子等,像戒圈这种比较大件的,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了,以免盐酸渗漏进里面。
当然,如果卖家说自己的货不需要去皮,那就不用去管它了,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商家卖的是天然的翡翠原石,没有经过任何加工,那么肯定是不用去的;还有一部分商家卖的银镶翡翠,也就是所谓的“银压边”,这种工艺是直接将金属镶嵌在翡翠的周边,里面的翡翠部分不需要泡水,也不需要进行其他处理,自然也不用去皮了 最后我想说,不管怎么处理,都不会影响到翡翠本身的质量和价值,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过于计较,反正都是些程序性的动作,不影响审美~
现在用来给翡翠原料去皮的工具有很多,有最传统的风钻,效率较低。还有高压冲水的加砂设备,这类机器多用来开大件原料,用来给冰糯种翡翠原料去皮不是很合适,很容易把料吃坏。目前用来给小件翡翠原料去皮最好的工具是用金刚石镶嵌的磨轮,轮盘大小不一,可以用来完成各种形状的切割和修磨。
这类工具在玉雕机上都可以作为配置。磨轮的转速很高。而且有干磨和湿磨两种作业方式,翡翠雕琢时都是以湿磨为主,这样既保护了玉器,也防止了工具过热损坏。
一件翡翠冰糯种原料首先拿到手里要熟悉它的形状,根据皮壳的石纹和玉肉纹理,考虑好怎么取料,怎么去皮是最好的,因为翡翠冰糯种的皮壳很薄,一般紧贴玉肉,如果皮壳过厚或者玉肉过脏的话,考虑整体情况是否达到做玉器的标准。
去皮时首先选择好下手的位置,如果翡翠原料有裂绺的,要从裂隙处开始下刀,或者从皮壳比较松动的位置开始下刀,切割时速度要快一些,快速切入更容易切断玉肉间的结合,如果切割速度慢,转速过高的磨轮会因为热量的聚集而使玉肉受热膨胀,在接触皮壳的一侧会起爆粉,使玉肉受损,形成崩口。所以切割时要快速切入,中途可以做退切处理,或者做旋转切割,减少某一固定点位接触皮壳的时间和受热。
皮壳切开后剩下的可以用磨轮旋转来磨去,在去皮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玉肉的情况,不能想着一次性把皮壳去掉,应该分成两次操作。第一次主要是在玉肉上开出一个平面,清除绝大部分的皮壳。第二次是修磨,将皮壳磨掉,修整玉肉,为下一步开料做准备。
在修磨时要注意,不能在接触皮壳时连续旋转磨轮,而是在磨轮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切入皮壳,然后迅速提轮,如此往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轮盘热量的积累和转移,避免玉的表面形成崩口。
总体而言,切皮时要注意切入的角度和力度,修皮时要注意旋转速度和修磨速度的配合,另外修磨时应加水湿润,防止玉肉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