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柏木春凳好不好?
柏木本身,是一种常见而廉价的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产于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寿命却很长,性温味辛,有香气,耐湿、耐寒、耐旱、耐火、耐贫瘠,用途十分广泛。民间自古便有“家有百木,不如一伴”的说法,其中“伴”即“柏子”。
柏木之所以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其具有辟邪之功效,同时,柏木坚硬质重,纹理通直,不易翘曲变形,适于制作板料,是建筑、桥梁、家具、棺椁的上佳用材。
柏木春凳
清代的柏木春凳,凳面板一木连做,凳面两端攒框装板,中间装板两块,通体光素,凳腿足间施步步高牙条,凳面下两端及两牙条下嵌铜包角加固。因木性坚硬沉稳、色泽纯净细密,制作家具不易变形、经久耐用,所以它在民间被广泛用来制作家具,一般制作家具以凳子为主,也有制作箱子和柜子的,制作的炕桌也很有特色。
如果以古董眼光去品评柏木春凳的收藏价值实在不高,但是以家具的眼光去评判,柏木家具可都是传世珍品,其年代的久远和保存的完好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
收藏柏木春凳也要有眼力,年代接近或晚清时期的最好,看年份、款式,做工要考究、结构严密、牢固实用、古朴典雅、存世量很少,这些标准符合的收藏品才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