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玻璃鼻烟壶怎么雕刻?
玻璃内有气泡、旋纹和杂质,这三种现象在清代玻璃中多有发现。清中期的玻璃中,气泡大,数目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到了清晚期,气泡变小,但气泡数目剧增,而且分布均匀。玻璃的材质中还有"旋纹",这是由于当时生产玻璃没有离心机,在加工玻璃水银时必须人工搅拌,人为的使玻璃拉丝或弯曲而形成的一种纹线。还有一种杂质,就是没加搅拌而形成的石块沉底。由于当时工艺的局限等原因,不可能做得很均匀很通透,这些都属于清玻璃的特征,不属缺陷和毛病。
清代玻璃的制作工艺,有模吹、模压而成的,也有先吹成泡再经过模具挤出纹饰的,如冰纹、仿石纹。另外,清玻璃雕刻用的是钻石,而不是现在用的高速旋转的机器,所以钻石打磨出来的东西非常柔和自然,有圆润感。如果是现代雕刻,就会生硬一些。
清代玻璃的颜色,除了透明色,还有红、黄、绿、蓝、紫。其中,黄色有蛋黄和明黄,蓝色有天蓝、宝蓝;还有一种西月绿,内绿外黄,是当时独有的颜色。在清代玻璃内还有化金工艺,也就是在制作玻璃时将黄金或银色的矿物质加入玻璃水银里使之透明,看上去是金星点点的,并且闪闪发光、晶莹剔透。
清代玻璃的种类有仿雕漆、仿錾铜、仿珐琅彩、仿玉、仿石、仿水晶、仿宝石、仿紫砂、仿翡翠、仿青花瓷等等,清代玻璃不但种类繁多,且制作工艺极其精巧、精湛,是中国玻璃制造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