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老壶为什么厚重?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与其他瓷器是不同的,紫砂壶是锤击成片,镶接成型(石黄或者竹片打),或者切片镶接(有机原料粘接)。清代,使用的粘接原料是生漆与粗砂的混合体,而且手工成型的模具是方形(为便于制壶人的操作),所以紫砂壶成型后,为修整壶型,以及打磨掉粘接时形成的凹凸,清代的匠人使用铁片(清代有专门做铁片的作坊),对壶体进行打磨。而且,在当时,成型一把紫砂壶,必须保证不塌陷(成型工艺差,或偷工减少锤击次数等),因此壶必须厚一些。在打磨时,也只打磨到壶身不凸凹为止,因此给人以厚重之感。另外,紫砂壶制作的核心工艺是调砂(把粉碎的紫砂矿料,按颗粒有大有小相混合的技术),清代紫砂壶的调砂非常粗糙。这些原因造成了清代紫砂壶的厚重和粗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