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佩什么人戴的?
清代玉佩的盛行延续了宋明以来发展成熟的“德玉”文化形态,玉佩也成为达官贵人显示尊贵地位、标榜完美人格的载体。因此,玉佩件在清代的上层建筑中十分盛行,而其中以扳指及朝珠尤为重要。
扳指,原是一种戴在手指上防护拇指关节免受拉弦之伤的用具,在清代成为专指帝王贵族佩带把玩的装饰件。扳指多用翡翠、玛瑙、象牙、玉石等材质制成,呈桶形,有圆盖、无盖两种样式,其上往往有浮雕的龙凤等吉祥图案。清代的扳指多为皇帝御用之物,其样式、材质的等级远远高于后宫妃嫔及王公大臣所用之物。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特有的配饰,在清代其也成为皇室成员等的佩饰物件。朝珠由108颗珠子串成,每相隔27颗珠子,串入一颗纪念子,共四颗;在珠串下端对穿有五颗“佛头”结珠,与纪念子连接,上挂背云,下缀结珠珞珞牌及“绊”;通常,男子所用珠子由东珠或翡翠、珊瑚、玛瑙制成,女子佩带朝珠珠子由翡翠、玛瑙、珊瑚制成,并用金累丝或银鎏金工艺制成各种吉祥图案的纪念子、佛头、“绊”以及背云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