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雕母用什么材料做?
雕母的制造方法是把准备好的紫铜板放到铁模子里面,然后把模子放到铁石上,工匠用铁凿子照着母钱纹样在铜板上一笔一笔地雕刻。由于紫铜比较软,雕起来比较容易,雕成的雕母镜面感不强,成色偏淡,花纹也比较粗糙。
拓母是用拓铜的方法制成,即在紫铜板上刷上桐油,放到母钱上反复捶打,靠铜板上的桐油把母钱上的花纹拓到紫铜板上。由于紫铜比较软,所以花纹也不会很清楚。
翻砂母钱是用翻砂的方法制成。先把母钱固定在泥碗底上,四周用泥巴围好,形成钱范,用熔化的铜水浇铸而成。由于母钱、泥碗和铸母的膨胀系数都不一样,铸成的铸母一般都会比母钱大,而且花纹也粗糙。铸铜的成分不同,所成铸母的品相也不一样。用紫铜铸成的铸母与紫铜雕母、拓母差不多。如果加进了黄铜再铸,铸母的成色就会变好,而且铸母的表面也更加光滑和富有镜面感。但不管怎样,翻砂母钱比紫铜雕母和拓母都要容易制作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