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帽正宝石下面垫的什么?

揭浩元揭浩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初入关前,王公大臣的冠帽上都垂有宝石,这种宝石俗称“帽正”。“帽正”采用镂空工艺制成“寿”字行或云托蝠等吉祥图案后,中间再嵌入珍珠、红宝石等,有的还缀以五色丝线。为防止“帽正”从冠帽上脱落,特用一根细丝绳穿在“帽正”上,系在冠帽两侧的下面,这样“帽正”就被自然吊在额前。“帽正”之西,还坠有一“长命锁”,“长命锁”下又各缀有珊瑚、宝石、珍珠和五色丝线所成的垂饰。当时,“帽正”的质地在入关前没有什么规定,王公、大臣和一般官员的“帽正”大都用珊瑚,大小也有区别,王公用大的,官位较高的官员用较小的。入关以后,为了进一步区分等级,对“帽正”作出了具体规定,亲王用镂金球托红宝石顶,世子用镂金红宝石顶,郡王用镂金球托珊瑚顶,贝勒、贝子用镂金珊瑚顶,一般官员用镂金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