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哥釉釉面有酥油光吗?
哥釉,又称仿哥釉,清初已能仿烧,其后不断烧制,有清仿哥釉和清哥釉的分别。
其特征:①、仿哥釉不脱口、不断釉,器身施釉厚而不腴,釉质细腻,釉面光亮莹润,棕眼较少,铁线因铁质易被氧化而呈紫黑色,如仿品清雍正款豆青釉葵口小盘的仿哥釉开片与紫金釉开片的特征一样;仿哥釉器与清官窑器同,在口沿器足处施以铁青釉汁,故无白色露胎。
②、哥窑釉面呈失透状,酥光,仿哥不开片。
哥釉器传世品有雍正时期烧制的蒜头瓶和象耳尊等,乾隆、嘉庆以后各朝均有烧制,传世品多。
哥釉对明代器的仿烧,在明代早末器中就有,明万历款哥釉菊瓣口花盆实际上是菊瓣口洗,系万历时期器,其制作粗糙,应是明代末仿的。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哥窑系清道光时仿造,则不确。哥窑实际在清康熙时即已有仿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