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制锁有陈的是谁?
清代制锁有“陈、杨、周”三大家,而尤以"陈氏老油簧"著称于世。据嘉庆年间《南浔镇志》记载,陈祥是南浔西栅人,其先世以"打缸"行辈传业,世代居住于西栅,从事制缸及木工、锁匠营生。嘉庆年间,陈祥的子孙已多成富商大贾,陈祥也被后世子孙称为陈百万。
陈祥的孙子陈德和是清乾隆时的秀才,弃儒后专攻锁技。他仿《三十六法》中的钩心斗角法和二十八宿斗罡法之理,创造出的"百宝惊簧",构思精密巧绝。因时世相变,为防止失传,陈德和又将其改良为更轻巧、更耐用的"老油簧".
陈德和之子陈永泰少年时就随父学艺,技艺精绝,深得真传。陈永泰在京城行医时,将"老油簧"用于清宫大臣府邸的宫门上,并将"老油簧"命名为"福禄双全自进锁".北京城内,不少商贾富户闻讯,也争相重金请永泰打制家用锁。京城门上有"福禄双全自进锁"的,成为富贵之家的标志。
陈永泰回南浔后,在杭州、苏州、南京等大、中城市设立锁铺,制、贩兼营,生意十分兴隆,形成了规模和影响独特的"陈氏老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