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花瓷器怎么辨别?
贴花,是用与器物胎体不同色的泥料,堆贴于胎体上,经高温一次烧成的装饰工艺,也称“堆花”。堆花与刻画工艺正好相反,不是从瓷胎上减去泥料,而是要粘加泥料。
堆花的装饰题材主要有卷草、莲花图案、动物纹饰等,一般用浅绿色(也有用酱褐色的)泥料,粘贴在褐色的胎体上,增加了器物的装饰效果。贴花最早出现于唐代长沙釉下彩瓷器上。宋元时期,四川涂山窑、浙江江山窑、福建汀窑、建窑等都有烧制,明代永乐、宣德两朝釉里红器物上使用较多,以后各代少见。
仿制品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也是用与器物胎体不同色的泥料在胎体上堆贴图案,但因为新老泥料的色质有分别,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另一种是用粉彩在器物上描绘图案,然后覆盖无色釉烧制而成,这样的仿品仔细观察能够看出图案发闷,并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