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区分细瓷器?
细瓷的吸水率不大于1%,其胎体坚密,断面多呈白色,瓷化程度高,叩击时声响清脆。
在装饰方法上,一般有釉下彩、釉上彩或釉下彩加釉上彩。现在常见的有古彩、新彩、玲珑瓷、颜色釉和釉下五彩等品种,其中古彩主要采用了红、黄、紫、蓝、绿、釉里红及釉里黑等釉上色彩。它一般要经过两次烧成。第1次是在已画好黑稿的坯件上施以盖釉,经过1320℃左右的高温烧成白瓷。在烧成的白瓷上,再绘画上纹饰,然后用低温彩料填色,再入窑经过700-750℃的温度二次烧成即成。
新彩,色彩与古彩相比变化比较丰富,它不采用透明或乳浊的盖釉,直接在已烧成的白瓷上进行绘画,然后入窑经过700-750℃的烧成。釉下五彩是在已烧成素白的瓷坯上进行描绘,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过1260℃-1300℃高温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