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有多少画派?

包巧艳包巧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从绘画风格上,大致可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和浅绛山水四大类。每类又有许多画法,如青绿山水有二绿法(石青+石绿)、三绿法(二绿再加花青)等等;金碧山水有没骨法(不用墨笔,直接用颜料绘出树石纹理)、钩勒法(用淡墨勾出轮廓)……等。但不管如何变化,都强调“笔墨”,因此又称为“笔墨山水”。

现代画家傅抱石认为:“所谓笔法,就是绘画时用毛笔写字的办法。即所谓笔画,笔划。能写字,就会画画。这是必然的定理。所谓墨法,指的是墨的运用方法,包括墨的浓淡干湿、墨色的变化以及用墨的节奏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法则,也都是自然永恒的规律,不可逾越。” 研究中国的传统山水画,要把握两大关键:一是“笔墨”二是“章法”,而这两大关键又是相互联系的。正如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 “书法通于用笔,作画通于用墨。”“笔墨”之中又有“笔法”与“墨法”之分,而“章法”则包含更为广泛,涵盖“布局”与“经营”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笔法 笔法主要包括笔法、笔墨、笔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笔法(用笔) 用墨,是作画的关键。因为作画首先是要用墨,有了墨才能形成画面。其次,用墨的方法,也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效果。所以古人说“墨为肉”、“墨乃画中精神”即是此意。 而笔法中的“笔”,主要指具体的绘画工具——毛笔。古人作书画,多用毛笔,如今虽然改用铅笔、钢笔之类的器械,但基本的笔法是不会变的。

2.笔墨 笔墨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这里所说“笔墨”,是就具体的表现而言,即笔墨=造型+墨色,或者说是笔墨=形体+黑白(虚实)。 所以,笔墨实际上就是指构成画面的所有元素,即形与色两个基本要素。其中:形,包含了线条、笔墨、结构等相关内容;色,则是色调和明暗的统筹。

3.笔势 笔势是指书写时笔尖的运行路线及各种变化,它直接关系到线条的造型能力。比如同是写“兰”字,不同的书法家写的“蘭”字,其笔势就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构成了各人风格的差别。 同样,在山水画中,不同风格的画家,其笔势也是各有特点的。例如,李唐《万壑松风》笔势陡峭,张璪的《溪山行旅图》笔势峻利,王蒙《青卞隐居图》笔势厚重,董源《潇湘图》笔势委婉……等等,无不各具特色,显现出鲜明的个性。

二、墨法 墨法主要是讲述用墨的方法。由于用墨的方法千变万化,难以穷尽,因此只讲述了常用技法并说明其原理,以便于初学者掌握。另外,讲解墨法的同时,一并介绍了笔法相关知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浓淡 任何色彩都必须是有浓淡变化的,否则就变成灰色了。同样,山水画中的墨色也应该有明显的浓淡之别。这就要求我们在用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浓淡”的变化。其原则是:尽量使画面上的每一处的墨色都有浓淡变化。如果某处墨色过淡,就要补笔浓墨;如果某处墨色过浓,就要洗笔淡墨。总之,要做到“淡不过薄纸一张,浓不赛黑漆一团”(黄宾虹语)。

2.干湿 黄宾虹先生非常推崇元代画家倪云林的画,认为他“墨法简练”,“水墨淋漓”且“干裂秋风”,“湿满纸面”,并用“淡干浓湿”来概括他的笔墨技巧。当然,这也是对倪云林笔墨技巧的高度概括和赞誉。而我们学习倪云林的笔墨技巧,也正是从“淡干浓湿”四字的科学阐释开始的。 什么是干? 这里的干,并非是指干燥之意,而是特指笔墨含水量少,含胶量低,不易晕染开的意思。什么是湿? 这里的湿,也不是指湿润或润泽之意,而是指笔墨含水量大,含胶量高,易于晕染开的意思。 所谓"干裂",不是指笔墨干燥到可以用手撕起的程度,而是指笔墨中含有一定量的胶矾,使得笔墨在纸张上面产生开裂的效果。所谓 "湿满"也不是指笔墨弄湿了整个画面,而是指笔墨的晕染效果饱满生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