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隋以来的瓷器?
青瓷起于东汉,南朝和北朝都有烧制。隋的瓷器,在工艺制作和装饰技法上有所创新,烧出了很厚的瓷器。青瓷在隋仍然属于釉陶系统,没有独立出来。唐代制瓷业,是承前启后的时期,开辟了新的历史阶段,唐三彩和长沙窑彩瓷都是唐代陶瓷制作的重要成就。唐以后,我国的青瓷和白瓷开始分成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
五代和宋元时期的南北各大瓷窑,使瓷器的制作进入鼎盛时期。青瓷以浙江的越窑、龙泉窑和福建建窑为代表。越窑青瓷在五代时特别发达,烧制出秘色瓷等精美绝伦的产品,宋以后开始衰落,由龙泉窑取代它繁荣昌盛。建窑主要盛烧黑瓷,其中的建盏,釉色黑而晶莹,有条状结晶,是宋代很特殊很有成就的品种。
白瓷以北方河北邢窑和河南的巩县窑、宝丰窑为突出代表。另外还有陕西耀州窑、山西浑源窑等,都是白瓷的好产地。邢窑和巩县窑的白瓷制作精良,与越窑青瓷齐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北对峙,相互争雄,民间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宋代制瓷业高度兴盛,出现所谓“定、汝、哥、官、均”五大名窑。定窑在河北曲阳,生产白瓷,器形和纹饰都很精美,装饰讲究。特别是装饰技法已运用印花、划花和剔花,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汝窑在河南汝州,烧青瓷,釉色如青天一般,温润如玉,釉面上满布蛤蜊光样的碎片纹,器口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哥窑在杭州郊外,生产薄胎刻花青瓷,釉面自然开裂成冰裂般的纹片,有大开片和小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官窑有南宋和北宋两处,南宋的在今杭州,金兵占领北方时,宋室南迁,曾仿烧汝窑,在杭州凤凰山建官窑,产品特征与汝窑接近。另一处北宋官窑传说在今开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其实是汝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