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镂空是哪个窑子?
钧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位居其首,是中国北方诸窑的代表,它继承了南北瓷艺精华,其突出成就表现在瓷釉的配制及烧成制度方面。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利用其工艺特点,使瓷釉在高温中呈现斑点、窑变、垂流,产生了许多奇特的釉晶效应。其装饰纹、釉色、窑变是其它瓷窑所不能相比的,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
钧瓷装饰纹在宋代有弦纹、回纹、堆贴、印花、划花等多种,以弦纹、回纹为最多。装饰的部位大多表现在器物的口沿以及外壁等处。弦纹在宋钧装饰中应用最为广泛,一般以2到3道弦纹饰于瓶、洗、水仙盆口沿之下,构成纹带,有装饰图案作用。回纹在宋钧装饰中也有普遍采用,与弦纹混用或单独使用。除弦纹、回纹装饰外,宋钧还有乳钉纹、堆贴、刻划花等装饰方法。
宋钧的釉色以乳浊釉特有的蓝色乳光和窑变闻名于世,主要有月白、天青、天蓝、米黄、玫瑰紫、海棠红、钧红、宋钧、芝麻花等等釉色,其中以玫瑰紫、海棠红著名的釉色构成了独特的钧釉风格。钧窑的窑变是由于胎、釉中还原铁元素在高温中产生的,在流动中形成斑点、彩点、色线以及垂流,在红和蓝之间出现的各种不同色调都是由于窑变产生的,而且出现了紫红与天蓝、月白、海棠红等窑变效果。其玫瑰红色也非人工加色,而是在还原铁的作用下,在适当的温度和气氛下熔融流动、自然形成产生的。
除釉色窑变外,宋钧的另一独特风格是其装饰纹的出现,由于在釉料中超浓的矿质元素在高温下垂流,与粘度较小的釉相互作用而使釉产生分层、结晶,从而形成如菟丝缕、寒冰纹、雨丝、蚯蚓走泥纹等,它使宋钧显得更是华贵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