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五体是什么?
一、什么是“书体” “书体”是古代人们对于字体的一种分类,它和现代的汉字体系是不同的概念。 那么古人在平时是如何称呼这些字体的呢? 《晋书·艺术传》中说:“汉末人相轻,谓司马相如、杨雄、左思、张衡之徒为‘玉杯象牙箸’;蔡邕、钟繇、王逸少、谢安石之流为‘纸札鞭捶椎’也。凡斯诸公皆不目为书家。”
由此可见在魏晋期间人们对不同字体的称呼是很直观的,他们称王羲之等人创作的字体叫作“笔札”也就是今天的行书、草书等,而蔡邕、钟繇创作出来的字体被称之为“翰墨”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正楷字或隶书了(这种称呼法与如今将楷书称作“正书”有相似之处)。 而到了唐代时期的人们则更倾向于用象征性的物品来对不同的字体进行区分,唐太宗李世民曾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编撰了一部关于字体风格的著作名为《笔意论》,其中便记载着这样的说法:“今书复一字,谓之‘隶’者,其势揖让,有若相逆,乃得‘隶’之名耳。至于八分,寓篆于籀者也,故曰‘附隶’焉。草书,散隶也,有若疾风惊电,飘举而豪举者也,故谓之‘草’。行字略草也,有若清渠流涧,畅而不滞者也,故谓之‘行’”
不难看出,在这部书中,古人以“揖让”、“相逆”比喻篆、隶两种字体的风格;又以“惊电”、“飘举”形容草书的特点;再加以“清渠流涧”来形容行书的形态。因此可以看出古人是用一些比较形象的词语去形容他们的字体特征以达到便于区分的目的的,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书体”。 二、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五大书体 在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古代的“书体”以及它的名称由来,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书法领域中最主要的五种书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代表人物吧! 1、大篆 大篆又称“籀文”,相传是由周宣王的大臣史籀所创,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史籀篇”。因史籀著有《大篆》一文而得名。
不过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据《说文解字序》中记载,许慎认为“史籀篇”乃是“秦史官所著,故名籀文,又谓之大篆”。由此可得,所谓“大篆”应该指的是西周的文字。 关于大篆的起源,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过相关论述:“太史令蔡侯献《书》,言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可见蔡侯就是战国时期蔡国的君主蔡桓侯,他曾在自己的封地中发现了史籀书写的《大篆》十五篇从而流传至今。
在《史记·六国年表》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文字:“太史公读秦记至卷十二,鲁公伯禽封于少皞之国,作《春秋》。”这里的“卷”其实是指竹简的数量单位,一卷大约能容纳20-30个汉字左右,也就是说当时史书所用的篇幅只有十多万字而已。 从以上这些资料来看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大篆产生的时间是在西周中期或者晚期之间,并且由于它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所以在写法上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笔画方面还有大量的连笔现象;在字形方面也有许多没有规范化的地方。 但是大篆毕竟是后来所有字体的前身,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小篆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由秦国丞相李斯主持所创制。因其字体纤细而且结构匀称而得名,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字从粗犷走向严谨的历史转折点。
西汉末年扬雄在《法言·问神第四》中提到:“斯远则以籀为之师矣,近则以秦为祖矣。”东汉许慎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到李斯的小篆作品。 不过现在的人们很少使用这种字体来作为自己日常书写之用,因为小篆的线条太过平直,缺乏灵活性,这就使得人们在书写时很容易出现笔画粗细不一的现象而影响整个字的造型美观。另外由于其笔画繁多的特点使得它并不适合书写大量信息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使用这个字体。
虽然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篆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字体,它不仅使我国的文字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开启了后世各种不同风格的书体的发展潮流。 三、其他几种主要书体
除了以上两大主书体外,中国的书法历史上还衍生出了众多其他的书体,包括:魏碑、唐楷等等……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发展变化所造成的结果。比如魏晋时期的文人就开始追求飘逸灵动的笔意,于是他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间加入一些连笔动作以求达到更加流畅自然的效果; 再比如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盛行“尚法”之风,所以很多书法家为了能够彰显出自己的特色就特意在字体间加入了一些方折笔,这样就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貌,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各种不一样的字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