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的书法好?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首先什么是‘好’,是大众的审美还是专业人士的鉴赏,其次谁又能够代表中国呢? 先看看专业人士的看法吧! 米芾《宝晋堂法书赞》中评价王羲之的字“右军之书,末年来不可见,惟见此纸。人皆藏之,莫知其纸果否也。” 王铎评米芾 “老米书如快马入阵,脱剑入林” 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汉魏以来直到唐代,书法家可分三等九级:上品三人,以下各以品序为次。第一级称‘神品’,其‘妙品’以下各有八品。……神品有四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张芝。” 欧阳询说自己的书法比不上王羲之。 “逸少之书,十得七八” 宋徽宗赵佶说颜真卿的字好极了!他说:“颜公笔意近臣下,真草隶篆,无体不备;志思高远,心慕古人,用笔险劲,结构自然,非今之轻俗字所能望。”他还将自己用墨汁写的“天下一人”朱印赐给颜真卿,还亲笔写了鉴定题识和收藏印记“御书”二字。 苏轼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前人”。他认为书法的创作,应当不拘泥于前人的成规陈法,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来创作新的作品。因此他主张通过不断变化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王铎也说要“变古”,他一生致力于创新,将楷书与行楷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行草书。
再说说大众对书法的理解: 一,书法作品的形式 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是以甲骨文为主,其次是青铜器上的金文书刻,还有战国时期的简策,帛书,秦代的小篆,汉代以后开始流行隶书,到了魏晋时期行书和草书逐渐成熟并盛行开来.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所以唐朝时以二王的书风为主流.宋代时崇尚魏晋的书法传统,元代时提倡晋唐之法,明初提倡晋唐复古之风盛极一时,明代中叶以后转向北朝碑学的方向发展,清代中期以后又回到晋人书风的轨迹上来,直至今天仍保持着这种状况。 二,评判标准 从形式上看,一般认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包括四个部分:标题、作者姓名、正文及印章等。
1) 即写在作品的顶部一行的标题,或由数行组成的多段题头,有时还包括署名中的"书者"(或称作者)"撰者"等的简称。标题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一句诗语,也可以是作者的姓名。
2)署名: 是作者名字(即通常所说的书家姓名)和书写时间的合称。 署名的写法较为灵活,既可单独出现在作品的最右端,也可将其写成多行小标题写在作品顶部一行中间的位置。 3)正文: 是指作品的主体内容,即文字书写的部分,它往往占据着作品的主要位置。正文中的字体可分为大字和小字两种情况: 大字宜用正楷、行楷、行草,而不用章草、草篆等笔法繁杂的字体,以免因难认而影响欣赏效果; 小字可用上述诸书之一,亦可尝试一些难度较大的篆隶楷体。
4)印文: 在书法作品上加盖印文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常用的印文有作者姓名、籍贯、年号等,若作品较长还可加盖"正文结束""全篇完"等辅助性印文,用以标明全文内容及篇幅的全部结束处。 印章应印于文章末尾的一行正中,不宜盖在正文的行间或开头结尾处。
5)引首、落款: 有些作品需要加写引首和对联,这些文字应写在作品右上方引首处的空白处内。引首字数很少,一般为一字至三字不等。 对联的贴法有两种:一是贴在两边竖条状的空白处的上下两端内侧,此种俗称"挂贴";另一种是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并将两联分别贴于横条状空白处的两侧,此种俗称"铺贴"。
6)裱框装饰: 这是一种比较现代的表现手法,主要用于一些大型的美术字书法。 装裱方法有单片装裱、双层装裱之分;有木制的、竹制的、金属质的、塑料质等不同材质之分。 三,不同书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按书体分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按照汉字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行、草六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流行的划分方法。其中,古文是战国时通行的小篆,秦统一后,推行以大篆为基础而加以简化的新字体--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官方文字。隶书产生于西汉晚期,到东汉后期成为一种重要的楷书字体。楷书的产生是在魏晋南北朝之际,到隋朝时成为主要的楷书字体。隋代楷书名家虞世南在总结楷书发展规律时说:“楷书是隶书演化而来的,但比隶书更便于书写。”这一说法基本正确。
据考证,目前发现最早的一种楷书叫“魏碑”,它的出现要比虞世南的说法晚二百多年左右,是从北朝时期开始盛行起来的。所谓“魏碑”,是指在北魏王朝统治时期,由北魏皇室和官僚所刻造的碑刻石碣。由于它是当时社会上最主要的字体,并且带有很浓厚的皇家气派,故被称为“魏碑”。后来人们把那些具有较高书法水平的碑刻都称为“魏碑”。至于“草书”和“行书”的产生年代,尚无确切的定论。
(2)根据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可以把书法分为实用性和艺术性两大类。 这两种书体,在我国历代的文人、学士以及民间的普通人当中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下面具体介绍各类书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注意事项。 a.古文:又称“籀篆书”,是古文大篆的另一种写法,主要流传于周朝,因周宣王时期的太师史籀所作的“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