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谁书法的作品?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墨宝《兰亭集序》,是历代文人骚客竞相收藏、学习的法帖名篇,也是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更是历代书法爱好者的挚爱之宝。 《兰亭序》又称作《临河序》或《禊序》等。据考证,它是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绍兴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的修禊活动所作的序文。
参加这次集会的约有四十余人,王羲之作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及书法名家,为这个聚会写了一篇序文以记其事,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这篇《兰亭集序》(以下简称《兰亭序》).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修禊仪式,会上各人赋诗,辑成诗集,王羲之为之作序,即此《兰亭集序》。 全文共计二百五十字,通篇28行,324字,章法自然,用笔遒健,风神洒脱。
在书法艺术方面,它代表了东晋的书法成就,被后世列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后来影响深远。 宋米芾《书史》曰:“右军《兰亭集序》最胜,七纸皆佳!”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则称:“王羲之《兰亭》,有横、竖细者,有粗者,盖临本不同也。” 元赵孟俯称赞说:“兰亭刻石,在长安时,尝见数本,各有善处,各不胜妙……今苏州石刻,又有一本,极可观矣。” 元鲜于枢也说:“逸少《兰亭》,世久佚其真。独唐太宗御府所藏,诸臣词赋,世传摹本,谓之定本。而刻石者不一。余得两本,一在吴兴章氏园中,一在钱塘岳氏园中… 明董其昌云:“右军《兰亭序》,世皆以为绝世精品,然末章二句,细观之疑非右军自为其书者”(清笪重光评语) “右军《兰亭》,诸拓本来贵,而以各出异本相竞,遂令后之鉴识无所依归,甚无谓也已。” “右军《兰亭》,诸拓本递出,各擅善美,亦佳事。但不知谁为伪本耳?” 这些评论家们所说的“右军《兰亭》”,实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可见,在宋代以前已有不少摹本流传于世了。然而,由于时间久远,真迹早已亡佚,我们只能从这些传世摹本中去品味它那独特的美韵了。 在众多的《兰亭序》摹本当中,最著名的是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和欧阳询等人所摹的四大本,现在分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里,称为“神龙本”。 还有一本是唐代宫室里的旧藏,因为前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道印格,故又名《四龙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 日本奈良正仓院还收藏着唐内府秘不示人的《贞观十二年本》。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宋内府《大观二年本》,并出版过影印本。 这几大本都流传有序,可信度高,其中尤以“神龙本”最为流行,所以人们一般都以“神龙本”来称呼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它却并非王羲之一的代表作,而是被后人抬高了的。
事实上,他的代表作为《黄庭经》和《乐毅论》,这两件书法作品都是小楷。 不过,他的小楷书确实写得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他的草书也很优秀,像《十七帖》、《初月贴》等都是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他那笔势劲利而又圆转流利的行书则是登峰造极,尤其是他在书写《兰亭序》的时候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因此才能创造出这么一篇千古佳作吧。 我们还要特别提到一点就是:关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内容,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目前比较可信的观点认为: 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这一天,王羲之召集了他的朋友们在会稽山阴溪岸边的一个园林里举行了一次雅集,大家一边饮酒,一边作诗,然后选出了七十二位诗人的一百三十五首诗歌编成了这本诗集,由王羲之作了一序加以记录.这便是《兰亭集序》的由来。 而在这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内,王羲之还曾写过一篇名为《兰亭诗》的文章,这篇文章比《兰亭集序》晚了一个多月,但却比后者早面世近百年之久。由此可见:《兰亭集序》只是《兰亭诗》的前序而已。 根据文献记载,这次集会是由当时的大名士谢安主持的,而王羲之只不过是一个陪客罢了。
那么,为什么后来人们却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捧上了艺术的巅峰呢?这恐怕还得从唐太宗对它的喜爱说起。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据《晋书·王羲之传》中说,当时王氏家族的很多文物都被毁了。只有一部《兰亭集序》被李世民带入了坟墓之中。 唐朝建立以后,李世民开始搜罗王羲之的作品,结果,这部《兰亭集序》还是在他手里显露了出来。 因为这部书法作品太珍贵了,于是便被装裱起来挂在皇宫内的殿阁上以示炫耀。 后来,李世民又下诏命当时的书法家阎立本把《兰亭集序》临摹了下来,赐给了当朝的宰相褚遂良。 其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就已经有了摹本,但那时并没有流传出去。直到唐太宗下令将其摹本付梓印刷,才使得天下之人得以一睹它的风采。 所以,今天的人们所看到的《兰亭序》其实只是一部摹本而非原迹。 《兰亭集序》之所以能受到如此推崇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它在文学上的造诣。 实际上,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抒情诗篇。
文中不仅充满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苦短的感叹,而且还流露出了那种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怀,这正是魏晋时期文人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