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种翡翠和冰种翡翠的区别?
关于玻璃种与冰种的区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1977年,北京地质学研究所在《宝石学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文中认为:“种”是玉石质地的一个概念,它包含细腻度、透明度和硬度三个因素。 其中透明度是指玉石对光的吸收反射的能力;而硬度则指玉石受外力作用而不发生韧性的性能。 根据这个标准,玻璃种属于冰种中的一个极端的例子——透明度为百分之百,硬度亦达到宝石级别,故可称为“高冰种”或“老坑冰种”。(注:此定义已被沿用至今) 而普通的水种、豆种等因透明度不佳被划为低档玉种。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因为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涵非常复杂且难以界定,所以并不能单纯用几个参数加以衡量。
比如有些种好的玉石会带有棉絮状、颗粒感或石花等特征,而这又是其他指标无法涵盖的。 所以对于“玻璃种”或“冰种”的定义,目前业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区分它们呢? 我个人倾向于把“玻璃种”看作一种相对高档的品种,即种好且水好的玉料才能称得上“玻璃种”。 而“冰种”则是介于冰与水之间的一类品种的总称,其内部结构通常比冰稍粗一些但透明度依然较好,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由于两者界限划分较为模糊,所以在选购时我们只能大概判断其种水的等级,但不能妄下断言说某某是玻璃种或者是冰种。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窍门吧! 在鉴定翡翠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快捷简单的办法可以大致估计它的种老嫩程度以及水头长短情况--看光泽。
如果翡翠表面呈强玻璃光泽,说明其质地细密透亮水分充足,种老且水头好;若呈现半玻璃光泽,说明种不老水分不足;如果是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就说明水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