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粗翡翠适合做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种”,“种”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玉的质地细腻程度 这里可以插入一块知识科普:行内判断玉器质量优劣有一个通则——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门道就是种水头(或称水头),而热闹就是指颜色。因此我们常说的一块好的玉应该又白又亮(水头足)而且色调鲜艳均匀(颜色好)。 而这里的“种”其实就代指了“水头”,所以才会出现种老、种新的说法。 那既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种,我们再回过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种粗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我们谈论玉器的种的时候会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天然形成的玉器本身的结构粗细不同造成水头和质感变化而区分出来的种;另外一种则是由于加工过程而造成的内部结构的改变区分出的种。 天然形成的玉器本身结构粗细不同造成的种一般被称为“品种”或者“种质”。例如同样是一块原料,切磨成珠子以后一颗很透另一颗不透彻,那么这两颗珠子的种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来——透明的那颗看起来颜色会更深一些,不那么透的那颗看上去颜色也会更浅一些。这就是因为天然的结构差异造成了“种”的不同。
而由于工艺原因造成的“种”的变化我们一般称之为“种门”,这种种的划分更偏向于行业内部的划分标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种类。比如说高冰玻璃种、糯种、豆种等等这些种虽然都被统称为“种”但是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结构特征有着天差地别。
不过不管是哪种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评判标准——肉眼观察时的透明度。而这个透明度,也就是这个种的水头,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像玻璃一样晶莹剔透且光泽强为高(冰)透,半透明似冰块且有光泽为嫩(冰)透,不透明无光泽则为渣(冰)透。而种新则指的是结构颗粒较粗大,肉眼观察时呈粗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