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达摩寓意有哪些?
1.达摩的形象有坐像、立像还有走像,不同形象的达摩寓意的重点不同。 坐像的达摩,喻意是“静”; 立像的达摩,喻意是“思”; 走像的达摩,喻意是“悟”。 也有把达摩喻意为“定”“灭罪”“集福”等。
2.关于达摩的典故很多,每个典故背后都有其深远的含意。 其中流传较广的有: “面壁”故事中,达摩面对墙壁静坐,一动不动,众人不知其故,问他为何这样打坐,达摩说:我在“入定”,其实是在思考问题。这个故事表达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与感悟。
“断臂求法”的故事中,达摩因为不想在《金刚经》上署名而自断手臂,以示自己不贪名利,只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一苇渡江”讲的是达摩为了寻求佛理,孤身一人,仅靠一根芦苇,就飘过宽阔长江的故事。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追求真理的精神。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玉琮、玉璧等传统的祭祀礼器不再需要了,而选择了外形更简洁的翡翠达摩。如今的翡翠达摩常被人们用来祈福、许愿。
佛祖达摩在禅学上影响很大,而翡翠达摩多用来摆设或佩戴的工艺品,翡翠达摩多为坐式造型,一手扶膝,一手伸出一指,或两手均伸出一指,形象特征十分明显。达摩,即菩提达摩,相传为南天竺香至王的儿子,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普通年间,航海来到广州,逐渐北上,在洛阳、嵩山少林寺等地广为传教,弘扬大乘禅法,为中国“禅宗第一祖”,他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灿、昙林等,梁武帝时曾在建业(今南京)保留数年,传说后来在洛河(一在汝河)溺死。又传说,其“形如野人,冲波而度,至岸,神气自如”。
自达摩中国传教、著书(如《少室六门》)之日起,中国禅学开始有了独立的生命和体系。历代达摩的史迹、故事多而复杂,有“只履西归”、“面壁九年”、“一苇渡江”等传说。民间画象颇多,或作“胡人”,如契丹装束,多为“壁观”之姿,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句题于其侧。中国禅师把达摩看作是佛法的直接传人者,其影响很大。
“达摩”一词源于梵文的意译,“菩提达摩”意为“觉道者达摩”、“道一”、“道信”等。达摩为禅宗祖师,相传创立“壁观”,主张“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的这种思想,与儒家的“吾道一贯”,与庄子的“无为而得,一以是宁,万物不失”等极相吻合。
达摩祖师,是禅宗之祖师,与老子和孔子,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