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翠是翡翠么?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只有宝石学家和化学家才有资格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翡翠”; 其次,所谓的“非翡翠”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或者说法,我估计题主所说的应该就是天然玉石或者人工优化处理后的玉石之类。 因为目前市面上的玉器品种复杂、来源多样且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所以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常常将“天然”与“人工”作为评价玉品的主要标准(当然, 在这两者之外,人们还会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如果从商业角度来定义的话,那么题主所说的“不是翡翠”也就是指的除翡翠以外的所有玉石,这包含的范围就太广了,甚至几乎可以包含所有的矿物晶体。
举例说明:假如你到商场去买衣服,试穿了一件标价100元的衬衣,感觉不太合适想要退还,店家表示这件衣服虽然是纯棉的,但是里面添加了4%的尼龙,所以不能退换。这时候你会不会说:“哎呀!原来这衣服根本不是翡翠!我要退货!”? 当然不会,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购物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件穿着合适的服饰,而商家宣传的噱头就是“纯棉”“100%棉”等等,只要质量合格,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认这种添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样道理,我们日常所见的玉器也有很多是经过优化处理的,在这种常规程度的工艺下,“天然”与“人工”对于价值的影响往往微乎其微(除了一些特殊例子以外,例如“灌浆”或者“浸油”处理过的和田玉,由于过度填充导致结构被破坏,其经济价值会大大降低)。 所以,在一般的消费者眼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商品的实用性而非学术上的精准命名。
最后,关于“翡”与“翠”的解释可能更有必要弄清楚,因为这是判断一件商品是否“翡翠”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古代将色彩分为正色(青红橙黄)和间色(紫蓝粉绿)两大系统[2],其中正色又分“暖色调”和“冷色调”,比如红色属于暖色系,蓝色属于冷色系。 《辞海》中对于“翡”的解释如下: “翡”字在古汉语中指浅绿色的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翡”的解释如下: 以上两则资料中,“翡”的意思都是指红色的玉,即“翡”指的是红色调的玉石。
《辞海》中对于“翠”的解释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翠”的解释如下: 从上面两则资料中可以看出,“翠”的意思与“翡”的意思是差不多一样的,都指浅色的玉,即“翠”指的是淡绿色、浅黄色的玉石。
由此可以看出,“翡”和“翠”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而且两者的颜色都属于中间色,即“间色”中的“紫蓝粉绿”四色之一。 无论是“Fei’s jade”还是“Cyss jade”,它们的颜色都不符合中国人对于“翡”或“翠”的概念,英文中虽然用“jade”一词表示“翡”或者“翠”,但实际上它只能表达“翡”或“翠”中的某个颜色概念,并不能完全表达这两个汉字所包含的颜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