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翡翠工艺如何鉴别?
这个题目好大啊,我尽量以浅显的语言来阐述这个问题。 清代的玉器除了少数的宫廷御用物件以外,大部分都属于民间用品或者艺术品。这类东西由于不是皇家专用,所以没有什么“工”可谈。不过,这倒不是说工匠就不重要,因为好的用料、合适的造型以及完美的做工本身就是一体的。对于清玉器的加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切割;另一个是打孔。这两点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后续的一切工序和效果,所以我们说它很重要。
清玉器的切割很特别,它沿袭了明代“片切”的方法,即把大块原料先切成薄片,然后再进行雕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省料子,提高利用率,缺点就是薄厚不匀和边角料多。不过到了清代中后期,随着新疆和田玉资源的大量开采以及宫廷用玉量的剧增,原料的价格越来越贵,这种边料多的做法逐渐被细料加工所代替。所谓细料加工就是指先用大型的解玉斧(或锯)把大块原料解开(或锯断),然后去皮留肉,再进行精琢。当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有更为细致的区分。
除了切割之外,清玉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打孔。我们知道,玉器在制作的时候为了避免在加工的时候损坏料子,需要留出敲击的位置并且加以固定。这样在敲击时就不会破坏到里面的结构。而这种敲口大多是以圆形或者梅花形出现的,也就是所谓的“正圆孔”“梅花孔”。另外,在清中期以后,由于南方的锯解术已经传至京师,一些大的玉器作坊如“阳羡”等已经开始使用。因此出现了很多带有“沙眼”的玉器,这些沙眼的形状自然便是锯解留下的痕迹——散点的锥状小洞。这些特征都是清玉特有的。现代仿制的清玉,由于采用了新的制玉工具和方法,是难以做出这样的效果的。
一、 雕工
鉴别清代玉器,首先要看的便是雕工。清初的玉雕工艺主要承袭明代技法,以平工为主,保留玉石的外形,琢以浅浮雕及少量镂雕,玉质多为青玉、青白玉、黄玉,造型和技法都有独到之处。清中期,乾隆皇帝南巡曾多次临幸琢玉作坊,对玉雕工艺很有研究,屡屡下旨亲授玉器制作工艺,命玉工仿古、改制、创新,并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出现了仿古创新的繁荣景象,其玉雕工艺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琢玉史的高峰。
乾隆玉器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用料大,所雕琢的玉器大件很多;其次,不惜工本;再次,制作精;最后,器型多样。这一时期的玉雕技法已从平面雕刻发展到圆雕、镂空雕相结合的三维立体手法,有粗犷豪放也有纤巧精致,玉质温润,琢工精良,造型华丽繁缛,图案严密丰满。
清代中晚期的玉器雕琢工艺不如中期,但较前期有很大的发展,琢玉工艺仍采用乾隆时期的传统技法,琢工作坊多集中在广州及扬州。这一时期出现一种叫做“冲料”的雕法,常用于仿古器的制作中,以彰显古玉出土后的受沁效果。琢工粗糙时可见刀痕,在器表留下一圈圈旋纹。
二、 包浆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玉器制作工艺及规制都有相应的制度。从清初顺治、康熙时起,玉器中就出现了仿古器,大多为仿汉、仿唐、仿宋的样式,以清代特有的工艺,雕琢古玉的器型。所以,清仿古玉与真古玉在包浆、皮壳、沁色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古玉的包浆、皮壳是由于千年的埋藏形成的沁色,沁色深入玉肌,与玉材合二为一。清代仿古玉的包浆皮壳多为人制而成,缺少古玉包浆皮壳的紧实深透感。
传世古玉包浆较为浑厚,温润如脂,而新仿玉器多用酸沁加染色制作伪包浆,所以器表会显得格外光滑。新雕琢的玉器表面在上蜡抛光后会有一层白色反光,若用浸色等手段染色,会使表皮显得黯淡。
三、 工具
在玉雕工艺中,有解、理、掏、撤、搜、捺、轧、勾等工艺流程。清代中期玉器的制作是手工艺匠人利用解玉沙和水,在砣机、勾机上加工出来的。我们可通过玉器表面的打磨纹来判断是否为清中期以前的玉器。
如果一件玉器在强光下观察,表面满布桔皮纹或包浆深入玉肌,但纹路光洁润泽,用手触摸没有任何阻滞感,即是清中期以前制作的玉器。清中期以后的玉器表面打磨后,使用铁铊子打磨,故在紫光灯下,玉器表面呈一片青色,无桔皮纹,但有解玉沙的圆形痕迹或星点状痕迹,用手触摸会有明显的阻滞感。
四、 使用材料
清代玉器用料比较广泛,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乾隆年间,和田玉的开采及运输畅通,用料多以和田玉为主。乾隆以前多用山流水料或仔料。中晚期玉料以青玉、碧玉为主,白色山料增多,局部常有青黄色的“枣皮”,其玉质细腻油润。青玉中也常带有深浅不同的绿斑,多为片状,色调不一,常为黄绿色或深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