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变淡了说明什么?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变淡”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来说是“变色”更确切一些。 翡翠在自然环境下会因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例如一块冰种翡翠放置于手上把玩,由于人体温度和水分会导致其颜色逐渐变淡(深),这也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翡翠“褪色”现象;相反,如果把一块糯种翡翠放在热水中浸泡,由于水温升高,其内部晶体间隙的水分子受热膨胀,可以进入晶体的间隙中,因此会有变透(水)的现象产生,这是大多数人都忽略的另一种“染色”现象的存在可能性。 当然,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对于天然翡翠而言都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处理的B+C货翡翠因为经过填充和染色,受到外界的影响后会快速褪色。
其次,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消费者购买翡翠的主要途径无外平普种零售商、电商或者典当行,其中以普种零售商最为普遍。在这些渠道购买的玉器大都标明了价格(实际成交价格往往有折扣),而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低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降低了品质标准得到的,换句话说,这些玉器的原生品质并没有那么高。对于这类玉器,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进行评价,即只要符合相应品类的基本特征,就可以接受,反之则不行。
例如同样是一块料子,如果切出了四块手镯,其中三块是A货,另外一块是B货,那么即使最好的那块手镯达到了玻璃种的质地,但因为另外一块是B+C货,为了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最好那块价值最高的手镯价格也必须低于同类没有处理过的产品。这就是商家经常说的“好种好色不如好磨工”的道理,虽然有点委屈,但却是事实。